当前位置: 主页 > 风水理论 >

平原寻龙点穴要诀(下)

来源:未知作者:admin2024-05-19 07:30

五、平洋妙应粹言

平洋妙方粹言,即黄妙应《博山总论·论平地》注解。

                               ——题记

《博山总论·论平地》(黄妙应)

语汝高山法,平地亦可猜。

看坐立,知高山;看睡卧,知平地。

龙与砂,水与堂,原无二:起一起,便是山;低一低,便是水;开一开,便是钳。

正仰西,此作穴,脚在上,顶在下,后坐顶,前对乳,傍开睁。

合星辰,形体真,勿妄扦。

陇中形,得支性,支中形,得陇性。

急中取,缓中栽,毋妄猜。

支扦顶,顶留帜。陇葬足,足留趾。

论五星,分位分,细劳神。

风水字,要分明,得水处,使藏风。水之来,风之去。

地户闭,天门开。知其诀,登仙台。

天下道理,阴阳五行。阴阳五行,不离一圈。这一圈者,生死之窍。天地之间,有小的圈,有大的圈,识得此圈处处皆圈。

偈曰:

白玉团团一个圈,乾旋坤转任自然;

能知圈内四般趣,便是人间行地仙。

【简注】

此祖师见理之精也,心法之妙也,绎此数言,天下道理尽在是矣。

曹仙赞曰——

我师妙诀千载心传,云侬日月水满山川,

阴阳无始天地无边,开门一笑满目真元。

厉伯韶赞曰——

不见先生面,雅闻先生诀。

大哉我曹师,千载传真法。

高山法、平地法可以从此推知——

看坐立而知高山,看睡卧而知平地。

龙和砂、水和堂,原本道理是一样的。

起一起、伏一伏,这就成了山;低一低,就成了水的聚集处。

开一开,就是钳穴:左右两边掬抱、中平后凸的龙穴。

正仰面,此作穴。顶在上,脚在下,后坐顶,前对乳,旁开睁,合星辰,这也是穴。

山峰龙脉有平地龙脉的性,平地龙脉也有山峰龙脉的性。要急取缓裁,支龙插顶,足可作阴宅。

五星一定要分得出它们各自的形状。风水要分开来说,相区别又相联系,得水处就能藏风。风来水去,天门开,地户闭,知道这些道诀,益处无穷。

六、平洋筠松粹言

平洋筠松粹言,即杨筠松《遍地钳》注解。   ——题记

《遍地钳》(杨筠松)

遍地钳,遍地钳,神仙妙诀要君传,

迠穴须明真带假,节苞珠乳及窝钳,

浪花漾月妙中妙,云外飘形玄又玄。

【九升氏曰】

节、苞、珠、乳、窝、钳者,空窍者。不论高山、平地,皆有之。

节者:木之节,长体上动处是。

苞者:其状如梭突之横者是。

珠者:图突也。

乳者:止乳也。

窝者:开口圆者是。

钳者:开口长狭者是。

此、下者,在山与高地则显而易见,在平田则微而难明,如浪花漾月、云外飘形,若有若无,微茫隐现也。

【简注】

其“浪花漾月”、“云外飘形”,是形容平地龙脉的隐微。《葬经》:观文三法,必以隆隆,隐隐隆隆,微妙言通;三是也。拿穴须识田地之高低、水之流止以察脉。

问君何者谓之穴?动处其中生关节。

水边花发水中红,窗外月明窗内白。

【九升氏曰】

此指人见穴之法也。平阳之穴,困难测识,然真气所在,其地必不板死,决有动形,有动则有穴也。即正面平板不动,至水边必吐出花舌,谓之侧出;盖,真气在内,其外自有关节也。

水边花发者。平洋之气,遇水而兜收,《青乌经》云:“大地平洋,杳茫莫测,沼址池湖,真龙憩息。”故其结穴多在水际,穴作于上,影落水中,故曰“水边花发水中红”也。若离水太远,则失真气矣!

窗外月明者。大地平铺,毫无动静,直至临弦蘸水,忽吐半月之形,穴结于内,内既无形,以半月为据,故曰“窗外月明窗内白”也。此一者,平洋求穴之妙窝也。

【简注】

花与月,实体也;红与白,虚象也;水与窗,界内外者也。从虚实之间诋界气,穴乃可得。

只为识龙不识穴,下了之时儿孙绝。

更有识穴不识龙,下后家计似悬钟。

【九升氏曰】

此言龙、穴两者,俱须审察得真,方可下手。

识龙不识穴者,亦认得龙至此矣,但不明穴法,或急、或脱、失左、失右,不得龙之真性情、真气脉,犯死绝之气而凶也。

识穴不识龙者,地无真气,反现花假,时师误认乱扦,此不识龙之故。盖,花穴必无真龙,若能辨真龙,自然能看真穴矣。

平洋大地人不识,或在水边或在石。

或在平田或在泥,或在沙洲与堆积。

乘风气散主人离,水绕罗城方是吉。

【九升氏曰】

此指平洋结作之场也。平洋之穴,有结于水边者,或平地忽露石脊、石顶而穴结石边者;或平田田蜷有收来拱来,鱼鳞水裂,而作穴者;或深田污泥之中,大势成局,而结没泥龟者;或水荡之中,孤墩独圩,沙洲结穴者;或坪中起墩起阜,为堆积,而结者;结穴之场,种种不一,若不知各样结作,即穴在目前,不能识矣,故公历指以示后人也。

乘风二句,内有妙义,平洋之地,非以高起为乘风,以不得水为乘风。有水环绕,则无风。而无水环绕,则有风。所谓“水去则风来,水来则风去”也。若以高起为乘风,则非矣!

关窍在“水绕”这个“绕”字上。绕者,人弯抱也;或抱在前,或抱在后,或抱在左,或抱在右。

天下州城住向空,何曾撑住后头龙?

今人不合古人法,谁道后头无好峰?

州县人家若怕此,千门万户怎生容;

无明见者生疑惑,不下空龙下死龙。

死龙曾似空龙活,龙动之时天地阔!

不信但看州县场,尽是空龙活泼泼。

潭州方圆八十里,十万人家尽向西!

不然也去讨多龙,所以难言空处空。

衡州在回四十里,南山靠在西湖尾;

家家空住向前培,不信龙从何处起。

【九升氏曰】

此节以阴阳与宅与理相通,即阳可以知阴,而示人以用空之法也。

夫,阳宅之大,莫若天下州城,而州城多坐空向满,人丁繁庶,财赋聚集,此已验之程式也。生人既可坐空,则死魄亦可坐空矣!无奈世人不能即阳推用,只信山法之坐实朝虚,而疑洋法之坐空向满,于平洋中必要靠实。抑知山为阴气,喜敛。洋为阳气,喜舒。故实处为死,空处为生,不宜靠实也。

死龙一二句,乃公指出天地之妙理,盖天地之气,不过空实两者!实为地,空为天。宋朝胡安国云:地上空处,无非天也。故一山上耸,地之上入于天;一河下陷,天之下入于地。世人但见为空,不知是天。故不明空中有气,空之为龙矣,抑知空、实者,一气贯通。

在空,则无形、为阳;在实,则有质,为阴。

上极苍昊,下极黄泉,无乎不充。然,不皆结穴者,以不得阴阳之交结也。必须空抱实,实把空,打成一太极图方是。阴阳之交结,为龙之动也,合阴阳而成一穴。其一半实者,有来有止而为龙。其一半空者,有来有止而为龙也。

但,实,龙人所共知;空,龙人所难晓;故公指明之。一处之空,与大空相通,一处动,则大空成动,故曰三动之时天地阔也。倘不信空龙之妙,但看各州县场:如潭州、衡州,皆生空向实;空龙活泼,的有实据,何得执死龙之一见耶?空龙非公不能知,亦非公不能道。

盖,天地之妙用,不过阴阳交媾而已!山耸而入天,阴交阳也。空陷而入地,阳交阴也。山高,则四旁之空多,故宜实,而后与左右喜包缠。地低,则入地之空少,故宜空,而后与左右喜低旷。此自然之理也。夫,平洋大地,一片平铺,若无空界,则阳不交阴,为死上矣!故,平洋必以空界为活也。地有空界,水必入之,使人因有水龙之说,与山龙对待立论。然,言水龙,固不背空龙之义,而完不若言空龙之无疵。何则?平洋高处,一有空界,即便成穴,而水常乾涸。又,古同低成局,四面平田,亦不近水。惟以空言龙,则有水之空,与无水之空,理俱不碍,此公之所以不可及也。

【简注】

坐空之法,杨公有《都有宝照经》点出“天下军州总住空,何曾撑著后头能?只向水神朝处取,莫说后无王,工穴动静中间求,须看能到头。尸住空,即“坐水骑龙格”,见蒋大鸿《天元歌第二·水能储》,合“平洋挨星法",水要当元得令。无极子《龙到头口诀》,见拙著《玄空地理速培新解》。

世人也有住空龙,龙在空时总有功;

背后水从生旺起,儿孙世化不教穷。

【九升氏曰】

此一节,明生空得水之妙也!穴既坐空,使必有水。水者,地之用神也。若消纳得法,则生旺之水,从穴后起矣!盖,生旺之水聚于穴后,大胜于穴前。穴后是王,穴前是宾,宾士口怎如主王向?世人只知朝水,不知坐水,何也?!人言倒背是黄泉,误了人家万万千:不信但从仙迹验,后头冲水出神仙。仰山南岳庙龙基,世上时师那得知?只为水冲龙背餐,四方朝拜不曾离。此一节,因世人不知生水之法,而并示人以冲水之妙也。世人讹以侧背有水,谓之黄泉,不敢靠水作穴,则远水而犯死气矣!抑知古之仙踪,后冲水者,出异人、奇士。即如衡州南岳之庙,水冲背脊,而朝拜甚多。盖,神庙必得美地,而后威灵显赫也。

夫,穴坐横水,人尚畏之,一见直水冲来,岂 不大骇,抑知冲水之力,更大于横水乎?

【简注】

水冲能背香,是玄空学歹起乐富无限宝的作法,用于平洋之“回龙格”及子龙格,不明言室接星青,切勿用。

天下江心与海心,君山常在鉴中行;

橘州水陆君山寺,更有公安与洞庭。

雁峰石鼓朱陵寺,下有沧浪可濯缨!

人杰地灵多秀气,发高请举占科名。

杜甫卢士李白祖,后头尽以水为邻;

此人不此凡流辈,尽是惊天动地人。

【九升氏曰】

此又言水中之地,以觉人畏水之途也。海中、江中,皆不结作。君山在洞庭湖中,金山寺在镇江江中,洞庭山在太湖中,至荆州之公、妥,衡州之雁峰、石鼓,皆临水成地,而出人秀气。夫,水之中尚能结作,又何疑乎近水哉?即以阴地言,则李、杜、卢全之祖墓,皆穴后生水,阳宅、阴地,莫不皆然,又何疑乎侧背之水欤!

四畔团团水绕屋,于中有穴食天禄。

【九升氏曰】

此言水中之结作,多成贵局也。今人一见水心独圩之地,便言无来脉,不知江南平洋,长不十里,广不千亩,何地不在水中,而人财繁盛如此乎?余请言大地之象,而小者可类知矣。

夫,大兴之为物也——外包以天,块然中处,上半充之以气,下半承之以水,故四海围绕,环大舆者皆水也。天体居外而动,地体居内而静,物相依附而不相连给,是此大地,目混然而无来脉者也,安得回大地无脉而无气乎?

盖,地本无气,地之气即天之气止。天地一气相贯,故大地不必有脉,而自有气。即以地脉论之!昆仑居大地之中,如伞之有顶,各下落脉,分行八极,皆有脉相连,并无断处,但脉有起伏,故有高下。其高者出于水面,低者沉于水底。人从水上观看,若有断绝,而其下实海外诸国,皆连成一片者也,岂中国水中之山地,独不相连,而无地脉乎?至郭氏言冢水则止者,是言结穴界气之水。外无水界,则内气散于地中。盖,有界则气聚,无界则气散,非言大水也。《故了机》曰:所止者,小界;所过者,大江。小界者,界不能止脉,而脉自止;大江者,水本来界脉,而脉自过。古云龙过千江,不过一堂也。知乎此,则平阳无脉之疑,可以冰释矣!

不惟运禄臻云汉,别是乾坤一卷书。

【九升氏曰】

 “不惟”句,疑平洋之法与山法不同,故云是一卷书也。目讲师者,元末四明人也,深明杨、刘平阳之法,扦穴著书,留传于世。今人一见合口平洋法,便指为目讲法,而行平阳法者,动称“我得目师秘传”,若目师另辟一门者。然,不知晋郭氏有了钳(杨公有荃地钳),宋刘氏有《平洋穴法》,目师不过居术者之列耳,岂别有异术哉?今之指平洋法地之讲派者,当急请诸公书也。

仪操氏曰:余当平洋地穿山透地之中见地支守宫,天干加临,而后六甲之五行出焉。因悟地以形而受天之气,天以气而贯地之形,形静而实,气动而空。实非空无以发生,空非实无以依附,天地生生之道,其所以不穷者,皆此空实动静相成之灵妙也。及读平洋诸书,俚陋实甚,尝恨不得曾、杨诸公书,一为发泄。怀此者有年,晚岁始得杨公《遍地钳》一篇,见其论理精深,出辞博大,言简而意多,法备而证确,于中“空龙”之说,骤闻之若创辟,及细味之,理固不爽,与余从干支中悟得者默符,始信至理所在,自有先得我心者,此千载所以尸祝杨公欤?

陈道荣曰:杨公言空龙,龙遇空则活。目师言水龙,龙界水则止。非以空、以水为龙也。夫,蟠乎空际,行乎水中,固皆有气,然扦葬必竟乘实地之生气,地为主,水为应耳。若高突无水,穴后低平,即空、即水也。后人执山法而作平阳,杀人多矣!间有窃窥平阳书者,达水边即曰“坐空”,居陷地亦日“向满”。张子微曰:“山洋渐低渐下,葬之必绝,其杀人尤甚。凡此以有书无注故也”。昌黎有言:“孟子之功,当不在禹下"吾于此注亦云。

七、平洋头陀粹言

平洋头陀粹言,即司马头陀《达僧问答》注解。 

 ——题记

《达僧问答》(司马头陀)

问曰:古言平洋不问踪,水绕是真龙。若论水绕处为龙,何地无水?将不分砂与局,尽各病龙乎?

答曰:两水夹流顺下,势如破浪之行,得到水交砂会之处,龙穴可定。

【九升注曰】

平洋板实之处,不能结作,必至空界玲珑之所,遇水而始成,故以水绕为真龙也。但,龙有水绕,砂亦有水绕,龙则有冗,砂则无气。若一见水绕,便认为龙,误人不可胜言矣,答以水文砂会,下定龙穴,不是见水绕,便认为龙;必须水绕砂会,团聚成局,其中方为龙,方有穴也。盖,水绕为龙,乃对无水处言,若有水处,又当别龙、别砂矣。杨公于平洋言空龙矣!盖以地实天空,地必得天而始结,非舍实而竟言空也。后目师以空则水入,以水言龙,犹杨公之言必工也。

平洋觅地有两法:

一从实地上寻至水边,曰顺求;

一乘舟从水中寻至地上,曰逆求。

顺求,则见地烦难;逆求,则得穴容易。

以一从实处求空,一即从空处得实也。目师以分枝干寻龙,乃是寻龙便捷法,非实以水为龙也。况目师扦穴,俱在一向起之地,不在低平之所,愚人不明其意,竟认水为龙,直欲舍土气而乘水气,则惑之甚者也!若果水是龙,而上非龙,则入宜下于水中,不得扦于岸上矣!即目师定局辨卦之法,以南边有水则曰坎局,明明是以地为体,以水为用;若水是龙。(则南)下之水当言是离龙,不当言坎局。疾术梦梦,往余安得不疏明刘公之说,以为晨钟一击乎?!

又问:既以顺水为主,如东来之水,再无西至之龙乎?

答云:地气之流动变化,一如水之流动变化,原无定向,安见水皆顺流,而无逆回之理乎?如随龙之大水东流,而穴前小水亦东流,则名顺局。如随龙之大水东流,而穴前小水西流,则为逆局。

又问:假如平原旷野,离祖甚远,多为水隔,又无踪迹可考彼云东来,此云西至,如是何以知其顺逆也?

答曰:一片顽坦之地,初无手脚,顺行一程不断,过此而重结咽喉,技脚向抱,见水环玉带,砂护金城,高低尺寸,结于水口处,则上手平坦之地,因是发祖,顺流结穴,故谓之顺结。如下手顽坦,无手脚相护,逆行一程,方见枝脚逆上,重结咽喉,临局水环开面,必是下手顽坦之地,发起而逆上,至分水之处结穴,是为逆结。故结于水口处者为顺,结于水分处者为逆耳。

【九升注曰】

杨公之金三向妙,刘公之书精实。目讲学刘公之法者也,刘公既以地为龙,曾目师反不以地为龙,而真以水为龙乎?

【简注】

司马头陀,唐高宗时人,俗家姓名刘潜;故称刘公。

又问:相地之法,须问祖寻宗,又须觅石骨过江河,而重兴营塞,若如是言,则是得穴后知龙之顺逆,似龙可不必间矣?

答曰:如有踪迹可考、高低可验,则其寻觅不难。若微渺之中,不可考其出处,当如是而观其顺逆。

又问:恐有是穴,而无其龙,将如之何?

答云:穴身也,龙祖父也,天下未有无祖父而生子孙者也。有结作,则知其有龙矣!

又问:恐穴好,而祖宗之贵贱不知,奈何?

答云:如子孙显贵,其祖宗自有福力,岂必以圣人而后生圣人也?

【九升注曰】

余读问答至此,不觉废书长叹也!今之看平洋者,其病如下:其一是不知平阳法,其一是知平洋法!不知平洋法者,乱以册法论平洋,心要求关峡、起伏,问祖寻踪,仰知有有龙可寻之地,有无龙可寻之地,于无龙可寻之地,必要求龙,而美穴竟废矣!盖,有穴自然有龙,不过陷伏难见耳。于平洋之中,拘泥来龙者,不容不急读刘公之书也,曷言知平洋法之、乏病也?目师因平洋有无龙可寻之地,只以水作山,而、王龙水之法,使人便于得穴耳。岂知法立弊生,使之庸术,竟欲舍地而言水,不间地之有穴、无穴,田头、地角,靠水乱下。不回合“三匝会狼”,则曰合“八山武曲”。夫,有穴而使用理气穴且无矣,理气焉有?不几以目师之慈航,为杀人之锋刀乎?故于平洋之中,不知有脉有龙者,又不容不急读刘公之书也。

王中声曰:吾尝流连于吾乡诸名墓,其结作各不相同:有来龙、关峡分明者!有仅结穴处分面目,来处平阔模糊,不可察其起止者;夫,既有好穴,应有好龙,若其无龙,焉有是穴?怀此疑义,久不能决。丙寅之冬,于受箕葛先生处,得刘仙问答一篇读之。以结于水分处为逆,水合处为顺,得穴而后定龙;又云“未有无祖父而生子孙者也,有结作则知其有龙矣”。于是所书不多故耳。疑尽释,始知一切妙义,古人必不剩于后人,吾人于理而有所未明,自是读书不多故耳。

八、平洋目讲粹言

平洋目讲粹言,即目讲师《平地玄言》和《平洋诀》之注解。 

 ——题记

《平地玄言》

凡入一局之中,先看以水寻龙,

龙行必有水夹,龙入必有水兜。

逆挥之水关穴,方能进气,岂长源头?

逆龙之水聚傍,便有斜襟何云骑薄?

关穴之水,尽处则聚;关龙之水,狭处则收;夹龙之水,合处则钟。

水头水尾,不可概论;水短水长,岂得例观?

水长则气缓,穴在源头动处;

水短则气微,穴在腹中旺里。

前后左右,一边活水,必一边死水,方龙结作,信是阴求阳配;

东西南北,四水交流,必曲水聚会,方能合卦,的是浊中清取。

论来水:一直来,一横来,一斜来,验分缓急;

详水去:一过堂,一会堂,一缠后,效有差殊。

左冲右冲,前冲后冲,直冲必败,房分当应;

穴迎向迎,左迎右迎,闪迎方言,丁财两宜。

远近水动,近水为的;内外水顺,逆内为宗。

数水朝堂,砂回则水转,若见明砂逆抱,福力真弘;

微茫窝底,气聚则穴藏,必须暗地护缠,财源弥厚。

若见退神横过,下砂直逼则何妨?

更见内水顺飞,外应兜收反有益。

去方洁荡,即有下砂不大;

来处分明,虽无关峡亦清。

总之:逆砂一尺,胜于万丈;逆水一滴,胜于万派也。

至于作穴,须乘生气。有来气,有进气,有动气。

来气或由脊而来,或关闪而来,或转跌而来;

进气则在临穴处,或一水弯环,或两水关激,其气便人!

动气或小来大,或大来小,或直来忽转面,或平地忽吐唇!此皆天然生气,可以立穴。

然又须观四应为准:或数局中彼此咸列,或一局中东西兼结!又须察大小主辅,向背偏正,分劫环抱之情形矣!

若夫水向合卦,阳阴不同,阳或可胜阴,阴不可胜阳,阳龙或出阴水之理,阴龙断无出阳水之期。阳龙宜阳水来,阴龙宜阴水来,为阴阳不驳杂。若不能纯净,则阳龙可杂阴水,阴龙决不宜阳水也。

【简注】

此以下言纳水之理气。卦的阴阳不是净阴净阳的阴阳,而是玄空学随时变易的阴阳。

阳必配阴,支龙宜作干向。如见八干水动,则支向反有妙合之因。

【简注】

此言干支向水法也。干为阳、支为阴,故支龙宜作干向。若干水来多,则阳气已胜,而支龙又可作支向。子午卯酉龙配乾坤艮巽水,寅申巳亥龙配乙辛丁癸水,辰戌丑未能配甲庚壬丙水;此为支配干,于龙配文同理。这才是其雌雄的龙水配合。

阴必求阳,兑龙岂可巽出?若见丙来相助,则出巽反合三奇之格。

【简注】

此言净阴净阳去水法也!阳龙、宜阴水去,阴龙宜阳水去,为阴阳交媾。故兑阴龙,不宜出巽阴口也。若能壬山丙向,则下水过堂出巽,为了丙巽之吉格矣。水格详《司马头陀水法》。此七日子上八曜“与否泉”,有时可用,有时不可用,叶氏、三注非也。

所嫌纳甲之作用,纯气不能化生。

【简注】

此言纳甲向水,虽纯净不杂,然止是一卦之气,不得诸卦之交媾,故不得为吉也。在入山为廉贞向水,吉中之凶。

亦嫌辅弼之不祥,因人不能自主。

【简注】

辅、弼二星无正位,逢凶则助凶,故其水路不为实去向。然,此星虽阴阳相驳,亦可助干口。

如丙向巽流,兑龙无忌。巽为丙中恶煞,已乃兑局凶神,阳宅重向,故房房急避黄泉。阴地重龙,故局局须忧煞曜。

【简注】

此明“黄泉八煞”也;丙向以巽水来为黄泉,兑以已水来为八煞,巽已同宫,此下水去,丙兑之所喜也。黄泉从向出,阳宅重向,故以游黄泉为 急。八煞从龙出,阴地重龙,故以避八煞为先也。 

至如卦运不同,吉凶互异。乾坤老亢,终有孤单。喜乘生旺之龙,又贵元远之气。如下元七赤为主,坎坤艮离为辅。生熙虽号吉祥,不若延年有尤速。诀贵师传,巧由心悟,平洋要旨尽是矣!    气。故阳宅生气之位,至下元而发福不全。阴地延年之方,遇元气而发祥   

【简注】

卦者,八局八卦。运者,九宫元运也。八卦以乾坤为老亢,故局欠士口也。生旺者:即自生趋旺,自旺超生之龙。元运者:上中下元、王运也。如上元一二三是,中元四五六是,下元七八九是。下元以七赤为主运,艮离为辅,坎坤亦进气,故云生气;一白也。延年,下白也。法详《玉镜》,兹不赘。

要之:来纯不来杂,出配不出独。

【简注】

此言来水且阴局阴水,阳局阳水,宜纯不宜杂。去水宜阴局阳方去,阳局阴方去,工配不宜独。各须得其宜也。

以上告玄空水法之理气秘奥,不可采信。

气激必入,局紧必真,用特必贵,乘气必清。龙之所喜,局之所恶,宁可舍龙而就局。砂形虽劣,水法合宜,不可舍水而就砂。龙必察其缓急,方可受穴。砂必审其宽紧,始不为殃。中宫受穴必败,五黄不变。边角立穴多兴,界水气凝。论取验,以局配年,龙向不灵。详房分,以星配位,砂水参验。

【简注】

龙局取验,如兑龙离局,子午年发,酉年不应。以星配住,即八山会巨武,“会兴长子巨与中,武曲三房财福丰”是也。详见《文山剪水经》。目师所著有《星砂赋》、《验经》、《平洋诀》并此篇。《平洋诀》是言平洋作法,至于觅地栽穴之玄秘、阴阳理气之妙用,尽在此篇,宜熟参深味之。于门氏曰:“今人言平洋法者,只知目讲《平洋诀》一书耳!未见其真言”者也。夫,不条《玄言》,而仅谈平阳诀,诀中并不提起一龙字,人已疑矣!况兼以水劫风吹、坐空向满之说,世人焉得而不骇怪乎?盖,目师奥义尽发乎玄言,其中论龙、论穴、论砂水,法法精切,赅无不举,至于理气之净阴净阳、干支纳甲、八山九星、九宫三运,莫不详备无遗,真平洋之指南也!惟知此,而从前骇怪,可以尽释,乌可不急付制劂,以开斯世眼目乎?

《平洋诀》

平洋造穴与山分,时师无度总关门。

扦葬千坟并万冢,绝杀千家万户孙。

江湖河海号平洋,风水真传各有行。

避风避水真绝地,风吹水激寿了长。

山属阴兮洋属阳,高起为阴低是阳。

山陇藏风为真穴,风吹水激贫夭绝。

平洋明堂高又高,金银积库米陈厂。

平阳穴后一尺低,个个儿孙会读书。

平洋左右两边低,兄弟两个做尚书。

平洋明堂低外高,长次两房足富饶。

平洋明堂如掌心,各房家富斗量金。

平阳明堂低又低,万两黄金也化灰。

平洋坟后高压冢,各房退败人绝种。

平洋左右高压穴,兄弟两房人必绝。

平洋右低左边高,达高败绝低富饶。

水外高富低败绝,山与平洋反覆推。

高田无河穴左高,大房子绝徒劳劳。

穴右若是低一尺,二房多于福滔滔。

穴左高田鼻梁地,长房拐脚白眼的。

穴前向高进金银,穴后高地绝子孙。

穴右田地高又高,二房贫窘夭难熬。

穴右田地二尺高,二房败绝也不饶。

穴右田地渐渐高,二房男死留阿娇。

穴右后高厚且肥,二房螟蛉冢边啼。

明堂偃月右边低,二房无饭又无衣。

穴前明堂右边高,二房孤寡是富豪。

穴后左边节节低,长房高寿珍珠积。

穴左之田步步低,长房了旺比陶朱。

穴左三尺四低尺,长房有子做尚书。

穴后之日清洁低,各房富贵管三妻。

穴左霎时三尺低,长房子孙杀三妻。

穴前明堂左边高,长房富贵置仓厂。

穴左河边隔三丈,长房子孙做卿相。

九、平洋理索粹言

平洋理索粹言,即《理索隐论》平原地法之注解,并总结山龙与平洋之异同。        ——题记

《理索隐论》平原地法

夫,平原之地,龙气潜伏,一望无际,检点惟艰。间露毛脊,乍信乍疑。要之,有融结者,古仙以三法察其所止:

上焉者,土随而起,水随为之征,屏卫之密,虽不比于山冈之延袤,而特生墩阜,摆列森严,其精神力量非有山冈之可幸者。

其次,则田会高起,生成形范,眠亘环护,亦自成局。

其又次,则旷然平地,卑高难别,而水道成文,亦甚佳秀。

三者之中:

一、特生墩阜为最;天造地设,朝应环卫,有如星垣;或者大江大河为之拱顾,便有豪杰生于其同,德业勋名昭垂不朽。

二、其田会高起,生成形局者,亦秀丽团结,可观无巧!文人秀士,禄享千钟,名垂青史者,多出于此。

三、其旷然平地,水道成文者,盖,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今日之开成沟沧者,未必非天成,卑下之地,也间有人为之疏凿,而岁久气钟,流通血脉,但得索行献秀,阴阳协吉,则富贵科名尤多钟聚,所贵检点精密,张弛得宜,作用合矩而已。

【特生城阜】

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则平地墩阜之生,造化未为无心也。于中龙行眠亘,仅露毛脊,时高时下,水分两边者,不在检点之数。又或东堆西阜,漫然散乱,水无环流,亦无停储者,亦不在取用之例。其旷野,四望之中,高下分明,环卫周密,堆阜四起,水道焕秀,江河为之朝拱,巨浸为之停蓄。间有上应四垣天星者,不可轻泄。其朝应森严,夹从团聚,内水环护,外水朝迎者,宜细加检点,慎于张食为得其法也。

堆阜众多,或大、或小,或高、或低,错杂之间,难分主从,细为检点,一得其主,其余排列之方位,前后左右,自井井有条而不乱。

【简注】

四垣天星为紫微垣、天市垣、太微垣、少微垣。

慎于张食即“张山食水定穴法",穴前左右贴身之砂为“财”,穴前元辰水为“禄”,立穴要收得财山禄水为用。

【眠亘形局】

平原龙气厚重,伏于地中,间于江海湖之畔,涯浸之旁结成形局,环聚明堂。但,行龙有倒地、竖立之不同,其实与山冈之融结无异,气势力量则有非山冈所可及者。盖,此龙屡经脱卸,不知其驰骤几千里,以至于此,为朝应、为屏卫、为关拦;多是特生之砂。而水局之环绕,非假借于凑泊者。此其一砂之秀,过于冈峦数重,一水之湾过于溪涧数段。要在审其形象之逼真,观其应乐之契合,以知其动静枢要之所,为证佐之事,然虽石盘,亦加裁凿。苟穴法之未合,纵朴不宜轻扦,须目明心巧,知形知穴,张山食水,方无错误。

口诀云:“平原眠亘局,全在于得水。”盖其要,有三法:水左盘则穴从左,水右盘则穴从右,水直逢则穴从中。不过以水为准,再得有情之砂内外夹护,则证佐明而穴法可得矣。

【翦水成局】

平地之水乡,只有微高微下,不见堆阜有情,似无融结之所,然其向背聚散,环秀成局,亦有呆得而据者。

盖,水之焕其文秀,必其高下相因,间有为人所疏凿,亦因势利导,随其就下之性而通行之。则观水之成文而知向背聚散,知向背聚散,而取其环秀成局,斯亦天之所成,而人之善步天巧也。则其献秀,测以土圭,而取其阴阳之不杂,则一气真纯,所会之灵得安,而子孙未有不获其福者。但不可徒执罗经以步水道,须先观水路之成文,而后测“阴阳”以资作用。

盖,水论四势:以其前后左右之圆曲处,弯曲为秀,直硬为不秀;深聚为秀,浅散为秀!乾为秀,反去为不秀;地理所云二也。知此,而水诀尽于斯矣!

四秀之水,不拘在左、在右、在前、在后、在中,皆能融结,审地者务于湾曲、深聚、朝来等处,秀处,测以土圭,能合得贪、巨、武三吉星见面。

【简注】

以上特生墩阜、眠亘形局、剪水成局,是看平洋的大诀窍。其中隐语甚多,碎言如下:

1、山龙与平洋均以开面、占步为胜。

山龙以开面、占地步者为胜,平洋亦然。盖,平洋开口,即如山龙开面;山龙不开面为无气,平洋不开口亦为无气,其理一也。山龙有星体、形势、帐峡、缠护者,为占地步,平洋亦有形体、形势、帐峡、缠护。其占地步,亦一也。

2、山龙与平洋均有送迎。

山、洋俱有祖宗、枝干、帐峡、缠护,行龙俱有两水夹送,结穴俱有圆唇、界合、龙虎、明堂、下砂、水口、向背、聚散,此则同也。

3、山龙罕用火,平洋火龙近。

高山见火嘴,则气绝而不行;平地见火嘴,则龙行而穴近。山龙跌断而尖利者为龙、为煞,故曰气绝不行。平地火嘴,有束气之形;行龙束细小,则穴近。平洋有脊脉者,可证其来历,若无情处,虽有火尖之体,不以此论。

4、山龙罕用阴,平洋少用阳。

高山患纯阴包煞,平洋纯阳散漫。

5、山龙以砂为据,平洋以水为证。

高山以砂势分合寻龙,得砂势兜收,虽水不交会,斩腰截气亦可葬也;平洋以水势分合寻龙,非四水交会,虽砂势兜收,展翼游鳞,难以作穴;此平洋与高山之异也。

6、山龙起伏不一定有穴,平洋收放常有结咽。

.高山以起伏为势,而收放亦显;平地以收放为势,而起伏甚微。高山起伏,虚设处多;平洋收放,虚设处少。高山节节分枝结咽,而不成穴者十之六、七;平地或数里、或里许分枝结咽,而成穴者十有六、七。

7、山龙阴求阳,平洋阳求阴。

高山阴多,故取阳坦为穴,然传变纯阳,又当散中求聚而取突;平地阳多,故取平中一突,然传变纯阳,又当以阴取阳而寻窝。

8、山龙刚中求柔,平洋柔中求刚。

高山性刚,济之以柔,故曰:陇葬其麓。传变为柔,又当济之以刚,葬巅之法可用;平地性柔,济之以刚,故曰:支葬其巅,传变为急,又当柔,济之以缓,葬麓之法可施。

9、山龙与平洋均以承生气为要。

高山承脉,就脉而葬;平地有脊脉者,亦宜坐高承气。平地穴,居中则气聚,高山穴形俯者,亦直居中。

10、山龙平洋,阴阴阳阳,互作转换。

高山以薄为生,变为纯阳,又以厚为生。平地以厚为生,变为纯阴,又以薄为生。

11、山龙与平洋均求藏风聚气。

高山忌风吹,平洋无贴身分合,亦忌风吹;

平洋嫌水劫,高山跌断处无痕影分水,亦嫌水劫;

高山喜曰龙逆结,下砂紧抱,水缠玄武,而贴穴无小水缠绕,见水之去者,则忌,平洋亦然;

高山穴前水聚天心者贵,平洋向低,水聚天心,而有重砂包里者亦贵。

12、山龙动中求静,平洋静中求动。

高山以动为生,平地以圆为活。山静宜动,凡小来忽大、曲来忽直、直来忽转面、平来忽吐唇、峻来忽平坦,速来忽圆静,皆天然生动之气。圆者,动之机。活者,气之见:穴前之唇、穴后之唇、穴旁之腮,与穴外之砂,皆有圆转之情,亦是生气,山、洋皆然。至平洋穴,或坐水,或板水或倚于左右,均直视砂水圆活之处。

13、山龙傍砂,平洋依水。

高山傍砂点穴,平洋依水寻龙;古云:“平洋得水为先。”诚要语也。

14、海边沙滩与山龙平洋类同。

沿海新涨沙地,虽坍涨不常,然民间居往或丧葬于此,未尝不发富贵人丁。当作三项论之:

其一、涨起之地,如有行龙脊势分合情形者,此因水底原有龙脉,故涨起,即有气以熔成,居、葬其上,自可发福。

其二、砂环水绕,俱在人功,气聚风藏,亦由作造,与攒基一般,虽无龙脉,受熔成之气,亦能发福。但不久长。

其三、新涨海滩,种植者开河泄水、取土培基,或从无情处修改,虽无龙虎,亦有界水;虽无生气,自得水神之生气,亦可安其土而食其毛。

15、山龙与平洋均以承气藏风聚水为上。

气者,水之母也;水者,气之子也;有气斯有水,有水斯有气。气无形而难见,水有迹而可求。水来则气来,水合则气止,水抱则气全,水汇则气蓄。水有聚散,而气之聚散因之;水有浅深,而气之厚薄因之。故因水可以验气也。

若池湖荡胸无收,则气不能聚。江湖泼面,无案,则势不可当。其易盈易涸、急去急来、倏浅倏深、或环或直者,亦有盛衰之应。惟大水之内,又有动而止。小水重重包裹,方见气之藏而聚;大界之内,更有微茫隐隐分合,方见气之皆气之所离也。故:眷、恋、回、环、交、锁、织、结,皆气之所在也;穿、牵、射、反、直、冲、皆气之反离也。

去而回顾曰“眷”,深聚不走曰“恋”,曲而折曰“回”,绕而抱曰“环”,两水相合曰“交”,交而不泻曰“锁”,横直往来穿梭曰“织”,织而汇弥日“结”;此水法之吉者也。横来斜去曰“穿”,近而深直曰“割”,当面直出日"牵”,尖直而来曰“射”,向外弯出曰“反”,死硬而长曰“直”,偏倚不正曰“斜”,浩大曰“冲”;此水法之凶者也。反者使之环抱,直者使之曲折,散者可以聚之,去者可以收之。挽回造化,亦在人功。但,本身血脉,有情顾复者,务宜按规。干龙大水,无意留恋者,不可扳援。若山谷之平洋,山多水少,虽见大水抚害,总要自家界合为先耳!


风水理论

上一篇:平原寻龙点穴要诀(上)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导航

热门推荐

预测须知

本师介绍:朋友们好:
我是赖布衣风水研究院的赖鸿森,故乡乃江西赣州,本人理论和实战经验丰富,是赖布衣风水重要传承人,
自幼跟随祖辈进行堪舆学习及实践,广泛吸纳各派风水智慧,有30多年的堪舆实战经验,无数成功案例。
主要业务:阴宅寻龙点穴,阳宅遴选、布置调理,取名,择吉择日,仪式活动策划与主持等。

温馨提示

   本站所列风水案例中,即便浏览者认为自己的房间或办公室等格局及布置与某些案例相近似,甚至是一模一样,但也千万不要盲目模仿!
因行业惯例及学术机密等原因,案例中未能明示某些重要条件,比如方向等。所以案例中的调整方法只是针对特定的个案有效,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请阅者谅解。   

在线报名

姓名
微信
手机
地址
留言
 

本站关键词:风水、赖布衣、阳宅、阴宅、择日、取名

赖布衣风水研究院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

手机扫描二维码
与大师直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