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风水理论 >

平原寻龙点穴要诀(上)

来源:未知作者:admin2024-05-19 07:29

一、平洋堪舆粹言

天下之大势,高山多,平洋少,中国北方多平原,南方多泽国。故峦头书籍,论山龙者多,论平洋者少;山法有专书,平洋无专书。先贤著书,往往详论山法,而附载平洋法于其中。

【平洋法分类】

考平洋之法:祖于东晋,郭璞之《葬经》。《水钳》,盛行于(晚唐)杨筠松,而(中唐)司马头陀;(宋初)张子微,(明初)目讲禅师、冷谦,(清初)蒋大鸿先师,实推行之。

(清)康熙二十六年,叶九升说——

平洋之大法有三:近山、平原、泽国;

平洋之形气有三:墩阜、眠亘、蓊水;

平洋之理气有三:审龙、定局、吊滨。

备全其法,辑为《平阳全书》,而平洋之法,此为首创之专著。

杨筠松《撼龙经》以右弼星主治平洋,论禄存星落坪,异于辅弼,禄存涌动而有瓣有石,弼星则瑞于坦夷。举禄存一隅,当知有涌有动者,皆属七曜之气,而坦夷者则属弼星;因形以辨星,由星而定穴,其理精深。九曜落平,究不出阴阳两端,平洋突起者为“少阴”,坦平者为“老阳”;七曜涌动皆不阴之象,而弼星则为“老阳”。司马头陀指出少阴高地平阳十五结、老阳低地平田十一结。凡是——

少阴地面,则穴取少阴之突,以低平为裀褥;

老阳地面,则以平田穴法求之。

此为平洋简要之法,堪为后世准式。

杨筠松与司马头陀之法,一精、一简,必须先明大地之体段,而后可以入门。

大地平洋,固同为山龙落下平洋,但南北两方之山,性情形象,各自不同,故南北两方平洋之体段,亦随之而异。北地旷大,气多而水少,南地浅薄,水多而土轻,此为南北两方之大略。但,北方也有如同南方的体段,南方也有如同北方的体段,张鸣凤《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推演谢廷桂《双湖》《南北平洋论》,最为详尽。

【平洋法书籍】

学习平洋法,欲深入研究,须熟读杨筠松《撼龙经》《遍地钳》,蒋大鸿《归厚录》、《从厚录》、《水龙经》、《古镜歌》、《天元歌》,目讲师《平地玄言》、《地理索隐》,周景一《山洋指迷》、无极子《玉函经》,萧客《地理玄机纂》(《玄机赋》)、《明山宝鉴》、《地理心法》(《堪舆经》)、《地理阴阳合选正宗》(《萧喀仙人秘拟真诀》),周视《苏松嘉湖龙穴论》等前贤名著。

【平洋法众议】

(清)袁守定《地理啖蔗录》——

高山曰拢,平地曰支。支龙伏于地中,陇龙行于地上。陇龙一脉联络,易于追寻。

支龙平夷,难以踪迹。或支之拢,或为似拢之支,或陇正而支来,或拢来而支止,或陇变为支而复为陇,或支变为陇而复为支。

陇体高行,穴结于麓。支体平走,穴结于巅!南方多是珑形,中原多是支体;如席之展、如毡之辅,如草上蛇踪、如灰间线迹,如雁飞云里、如酥浮盏中,如折藕之形、如贯珠之状。隆隆隐隐,脉理难详;曲曲弯弯,栖闪靡定。既背、面之不辨,复主、从之莫稽;足将何凭?

要亦有法,观祖所起。则知其来,察水之所趋,则知其去!水东流则龙东走,水西流则龙西行!水行则龙行,水止则龙止。所以高山以藏风为上,平洋以得水为先。谓之龙,盖有深义。

支龙之体,拢龙而观。大抵支龙之体,亦作拢龙而观,高低虽殊,性情则一。略高略下定山水之情,相牵相连察脉络之迹;亦生枝脚,亦带缠护,亦开帐成形,亦过峡东气。细审随龙之水,水交即是穴场。有更看从龙之砂,砂缠即是气海。或平中起突,或面前开钳,或吐微唇,或生微靥。侍卫亦具,仅咫尺之间!朝迎亦全,在徽茫之际。

穴后必须跌断,否则散漫无凭;

穴前必须兜拦,否则精神不聚。

散中求聚,则粘顶者常经!

急中取柔,则粘檐者变道。

蛮皮之上勿下穴,裁动硬板之处,勿扦穴坐空际。开口可据,而薄如筐筐者无成!起突为奇,而圆如覆钟者匆犯。

水近须有余地,不然则脚残;

水远须有低堂,不然则气散。

近大水者穴宜退后,不然有荡胸之嫌;

近小水者穴宜居前,不然则有暗耗之患。

所以大水近边勿迹,小水弯中可寻。他如逆水翻腾,则结顾祖之穴;随水旋转,则成蟠龙之形。

有来取横,横来取直;

偏中取正,正中取偏!

众短取长,众长取短!

众长取短;众大,小者为贵;众小,大者为尊。

亦有顺骑之方,必水交案后。亦有倒骑之法,必水旺阳中。所当权其百端,切勿胶于一格。

《啖蔗录》所述,可作为入门概念,宜用心研习。

二、平洋玄机粹言

平洋玄机,即风水经典名作萧客之《玄机篇》、洋突篇、地龙篇和水神篇。                      ——题记

一、萧客《玄机赋》篇

冈(支)龙与垄龙不同。

垄龙接脉,冈(支)龙就气。

垄龙挨薄,冈(支)龙从厚。

冈(支)龙得垄为贵,垄龙得斗(支)为旺。

冈(支)龙有阳极成阴,垄龙有阴极成阳。

阳极成阴者,定为贵地;阴极成阳者,多为阳基。

冈(支)龙数于平野,特处为尊;垄龙出于山谷,奇者为贵。

冈(支)龙须得水,垄龙莫露风。

洋中得龙,贵而无敌;谷内生冈(支),异众亦尊。

冈(支)龙得石成胎,垄龙得坪有结。

冈(支)龙刚而则贵,断而则结,不断不刚,游龙懒慢,要四面之遮阑,须门户之紧闭。贵沉于水底,爱隐于低洋。大小观其发祖,贵贱在于本身。一起一伏,节节可裁。无性无刚,则穴难成。有连于山坡、有出于洋内。出于洋内者,气旺而生;连于山坡者,势成而止。势成而止,其吉可观;气旺而生,其福难量。有垄出冈(支),有冈护垄。冈(支)中观气,垄中观脉。冈(支)龙有气可裁,垄龙其脉须阳。

【简注】冈(支)龙,乃山脉出洋,而龙之最显者也。《平阳全书》作支拢篇,“冈能”作“支龙”。

二、萧客《洋突篇》

洋中之龙,见于影响,有气则起,气弱则止。阳中得阴,其气重聚,精华百倍,影响微露,贵而莫测。古云:“万仞不如一堆,高山不如平地。”阴见阳而始生,阳得阴而发育。

渡江河而神机莫测,穿田野而道眼难明,隐隐隆隆,奇脉异踪,灰线联绵,化成百仞;或似龟蛇于泊岸,或如鸥儿于河中,或作众星拱月,或为群鹰投兔,沉鳌露泥,游鱼戏水。

蛛丝马迹,续断连行,或隐或显,微茫交界。低田作堂,高田作砂,细观微砂,四面亦遮。

精神皆在于洋,富贵岂能同列?大小须观祖宗之力量,贵贱在于本身之融结。清而巧者贵,顽而厚者富。

观其四应,度其卫从,洋中得气为真,绕身水绕为佳。点穴须扶胎息,作法休伤唇口,取用方为真的。乳头多作兜收,薄中拖唇为上,突中无气莫求。洋中无气莫求。洋中之龙,气满而突,取明薄为穴。气多作砂,薄中无唇,恐为无气。乳中气见,亦能结穴,圆净肥隐,不宜显瘦。

见则有冈(支),隐则藏踪。冈(支)中取旺,藏中取动!龙贵于藏,不贵其显,洋中露形,其贵莫测。

【简注】此篇以山脉出洋,龙之时隐而时显者言也。但,北洋突与地下龙,总要来龙真确,下可认穴。宗阳子(蒋大鸿)云:“凡出山数里,即有高阜,或由人工,或由天造,既无真脉相连,又不见石骨棱起,总不谓之龙穴。”今人于平地墩阜,误认来龙,指为大地,正坐此弊。读是篇者,曲为体之。

三、萧客《地龙篇》

观山脉之难明,看地龙之不易。

山脉观其微妙,地气出于道眼。

山中明显为脉,地中微动为气。

高田为脉,圆活为气。脉从高见,气从水出。

山可远观,地须近察。低田高田,傍水寻龙。

分定高下,随龙步脉。牵连断续,鸥鸟浮沉。

隐则云中藏雁,见则浪滚飞沙。

到头处,或方、或圆,隐隐然而成星者贵。

结穴处,或大、或小,微微动而圆活者生。

出身处,龙利于发足。结穴处,水绕于穴前。

低田作堂,高田作砂。依稀绕抱,罗城莫漏。

不间开口山角,五星势中寻穴,

穴求证佐为真,势求清巧为贵。

势图者,求静。势方者,求动。

富贵大小,随龙分别。

棺须扶起,穴须葬沉。

不愁风透,无水不成。

崩洪之脉,多在平洋:或蛛丝、马迹、螺蚌、串字、“人”字、“也”字、“十”字之类!或本身分校相合,或他山气脉相连。东高西突,牵连而行,到头脉归一处。崩山共水,谓之二崩洪。

结穴处,或觅峰中蝶、蝶中蜂;或取静中动、动中静;或作眠牛、半月;或作龟形、覆盆;或作紫气、满月、器物类形,皆为露而不隐,此为阳中之阴,阴中取阳,故曰“突中之窝莫弃”。有没泥蛇鳌,辅毡荷叶,彷佛呈形,此为隐而不露,隐者多阳,阳中就阴,故曰“坪中之突须扦”。此二者,皆宜高下。龙脉直朝于大江,则前郎之有大地。地气来止于小界,则本身之受穴亦小。所止者小界,所过者大江。小界者,界不能止脉,而脉自止。大江者,水本界脉,而脉自过。古云:“龙过千江,不过堂”,未见水而止,则脉自止。若见水而止,则脉去矣。大抵龙为主,水为用。

又云:“大干龙,大江大水相逆。小干龙,小江小水相从。”龙大,水小者,为用。龙小,水大者,为害。

古云:“藏风次之,得水为上。”

水多吉气,又有八杀:穿、割、箭、射、斜、仰、冲、荡。

穿者,如箭之穿身;割者,不问前后左右,割破其气;

箭者,水神来去,其直如箭;射者,或左、或右,箭射之状;

斜者,穴场之水,斜反而去;仰者,穴低小,而水高大;

冲者,水直冲,而穴难收;荡者,水神大,而荡穴。

此八者水之害也。

又云:失高不论射,水阔岂为箭?脉大何难割,户紧任斜牵。屈曲无穿意,仰荡穴登天。真龙相住处,反吉任君迁。水无方与位,屈曲是为先。

诗曰:“得水寻龙脉,依沙向界亲;若知圆活处,点穴自然真。水恶终须避,劝君里面扦;不能藏避处,宽葬莫捱前。”

【简注】此篇以山脉山洋,而龙之最隐者言也。

四、萧客《水神篇》

凡到平洋,以水为脉,以水为坐,以水为缠。水本无脉,而脉从水见,龙从水行,砂从水抱,气从水止。直则死,曲则生,生死吉凶,尽在乎水。大聚则府郡,小聚则市郊。

龙无水不夹,气无水不收。一夹一收,气象万千。无夹无收,阴阳不偶。水大龙亦大,水小龙亦小,大者须防散阔,小者又怕卑涸。大爱清,小爱深。

水贵曲而不贵直,贵聚而不贵散,是故水不乱弯,弯则气全。水不乱聚,聚则龙会。聚则静,曲则动!动者,不宜流急。聚者,须要澄清。

以湖作锁,以水作脉。无水不成龙,无水不见脉。古云:牵洋大水为关锁,关锁内面有真龙;真龙内面看沙头,无沙之抱要水钩。行龙之处不怕大,结穴之处须用小!龙小水大似浮鸥,富贵不能收。穴前水小似眠弓,乾涸亦真踪。

北则朝,南则坐;朝者要砂拦,坐者取阳和。坎龙之向南,恐水神之旷荡。离龙之向北,嫌西北之生寒。此谓南向暖、北向寒。

十条九条龙到头,时师何者分贵贱?贵者重重水作峡,贱者无峡似摊皮。

粗出细,细出粗,重重剥换。大取小,小取大,叠叠砂弯。砂弯者,须得紧抱。剥换者,且要方圆。取大者,大宜阔散。取小者,又怕卑窄。卑窄者,恐气不旺。阔散者,恐气不收。

龙越断,脉越佳。水越深,气越厚。立穴朝甫,直水横作。四维发脉,顺水逆取。要堂气之兜抱,宜局面之整齐。一水之流,曲处可求。二水之流,合处可求。四者之聚,公侯可求。众水之会,立郡迁州。

大旺则众聚,小旺则独流。贵者龙气之清,富者水神之厚。气厚处须寻薄取,气散处须寻厚裁。

人丁集集,到头龙气之旺。孤寡频频,入穴水神之荡。财成者,水胜。人旺者,土厚。清者贵;浊者富。水大者宽葬,水小者近裁。

长子兴庭,宜是左畔之流长。中男发富,还须堂水之存留。季子亢宗,聚归右畔。得水为佳,须防荡逼。一片纯阳,阴取扶坟作穴。

傍水寻龙脉,依前界水拦;不受东西穴,逆法对南山。明得平洋法,玉尺亦虚闲。

【简注】此篇专以平洋水龙言。萧客深得日清禅师地学之精微,其所扦之穴皆发福,扬名江浙,人称地仙。

陇请近山之地,犹带陇体、之法;“洋突”指山阴阳之变,以明少阴之妙,“地龙”专言少阴之行度、结作,有踪迹可考者也。至于老阳地面,无踪迹可据,龙之来去,全凭流水以察。

三、平洋水龙粹言

平洋水龙,即风水经典名作萧客之《水龙经》。

                               ——题记

《水龙经》

山群,以山为龙;

水群,以水为龙。

【简注】

通篇专言水龙,首引山龙比论者,言水与山不相涉也。

三吴诸郡,枝滨交流,一圩之地,不过里许,前贤谓水为龙,正此处也。

相水认沙,葬得真穴,富贵悠久。经云:“江南大地无龙虎,渺渺归何处?东西只把水为龙,葬下发三公”万里无山,吴雄迭出,其贵在水;盖,其地近海通潮,或时潮来,或时潮去,来口便是去口,去口便是来口。

两头交媾为交情,潮退两分为乳阴,妙处在乎潭漩,生活喜其之玄,潭漩聚精神百倍,之玄现变化无穷。

【简注】

此举近海多水之地为例,犹山龙必论始于昆仑。况江吴潮水,来则通,退则塞,尤为人所狐疑,形家能明是处作用,则天下诸水,可以推类。圩,水中地也。潭漩,此处独深也。

屈曲来朝,不论大河、小涧;

绕流曲抱,无分江海、池塘。

【简注】

水虽有大小、通塞之不同,要皆以屈曲绕把为有用。

经云:地道刚柔神变化,众流聚处引天机!

【简注】

刚,以土言;柔,以水言。神变化,言水土相交,而生万物也;众流会,则为聚,天机发于其中矣。

小水聚多而越妙,直流纵大不为奇。

内直外勾多巧结,内勾外直少精栖。

【简注】

水聚,则气收;水直,则气散。内,言穴地;外,言谈从。外水皆勾,内水独直,穴多结于直处,故曰另结;内勾外直,勾虽有结,而直少神。

横过抱身为抱局,对面曲朝是迎神。

【简注】

经旁而过,则为横;当面而来,则为朝。

横水抱身,即“金城水”,俗称“王带环绕”;

由朝迎神,即“九曲水”,水来当面是其能,要屈入凶之言,穴要高。

进局入怀,要两边之抱应。

流来入股,须面畔以包藏。

【简注】

屈曲朝拱为进局。穴之左右两水,能为把应,收其气矣。入股之水,前有包藏,则气不泄。

两水合局是朝生,二派交流为合脚。

【简注】

两水合局,前亦得水,故曰朝生;交流合脚,亦指穴前之水而言。

六建四边皆护卫,三阳当面以趋迎。

【简注】

“三阳”;一般是指内明堂、中明堂、外明堂之水。

“六建”,一般是指天建、地建、人建、马建、禄建、财建,是平洋穴前与穴后各三宫的合水,乃平洋水法上吉格局。

“三阳”“六建”要挨星逢生旺才有用,否则亦是虚名。

金鱼腰带,抱我弯环;弓周天虹,当面大抱。

上下水朝,号作雌雄交感;绕身方正,即为华盖幞头。

【简注】

金鱼腰带,紧束吾身,内抱极圆;

弓局天虹,局面阔大,外抱则实。

上下水朝,有一雌、一雄之象,彼此对应,故云交感。幞,包头也。

包局枝滨奇特,随手荣华;

穿珠垂乳源头,即时富贵。

【简注】

枝滨之结,外又有里,则为奇特。曲水蝉联者,似穿珠、垂乳穴形也。源头尽结也。

献诰水,而英雄三世。藏秀局,而富贵千秋。

【简注】

诰,诰轴也。献诰水,形如献诰。藏秀者,本龙既秀,又得外缠。

钗股无缠而骤发,迎神得秀以绵长。

【简注】

钗股者,一水曲成两脚,直长相比。迎神得秀,龙穴兼尽善美。

四龙戏珠,大富大贵;

四面环绕,悠久无疆。

【简注】

上二句,言龙穴;下二句,言外砂。四龙戏珠,谓四水合结一穴。

交剑合流生武职,催官盘绕出文臣。

势若踢球须得趣,形如飞凤翼宜长。

【简注】

此节,以外砂言。

剑者,形之直。水之盘绕,则为催官。

势若踢球,势直来,而苞节迭出,得趁,谓能收揽其气;形如飞凤,水少秀聚,翼长则气深。

一水曲小盘蛇局,两滨正抱是开弓。

【简注】

此节,以穴形言。

弓开弦曲,两人合抱,如其形也。

风吹罗带,发福迟而绵长。

伏荫金鱼,先富饶而后贵。

【简注】

外水暗拱,为伏荫。

插花垂柳,衣食从容;

进局入怀,享寿悠久。

【简注】

插花垂柳,水虽繁衍,纷驰少秀,故止,丰衣食。

金钩宜有刺,朝元水要多。

【简注】

金钩有刺,水既由转,而逆向内一收;本龙之水,曲折而来,曲折而去,谓之“朝元"。

里局阔大而不巧,交牙紧夹而有情。

盘龙局势盘中取,虹食彩霞聚处寻。

【简注】

此节,以穴形言。

盘龙局,穴结中心。虹食彩霞,内有小曲,了可作穴,故云“聚处寻”。

擎伞水扦垂尾,龟纹局就中寻。

【简注】

擎伞水,盖张而柄举,盖尽曲回,则为垂尾。龟纹局,纵横交错,四面同形,则穴结于正中。

校带认其水势,棋局须点将军。

【简注】

枝带之结,取水势以作穴。棋局水,形迹散布。将军者,众水所卫之一水也。

双龙戏感合阳阳,一水垂丝钓里取。

四水朝归防散乱,聚堂旺局忌乘风。

【简注】

双龙戏感,有一雌、一雄之象,故曰“合阴阳”。

四水朝归,局势极贵,若然散乱,未为有结。众水聚堂,堂若乘风,不能收其旺气。

砂水相关真妙局,回龙顾祖巧形模。

【简注】

此一节,以结穴言。砂水相关,谓两砂护卫,前水拱抱,涓滴不漏。

势有排行美局,生蛇朝聚多情。

【简注】

排衙局,穴前两旁之水,五五,一八、一八,齐齐缠护。生蛇,屈曲活动也。

中军垂乳,有外抱,则财禄荣昌;

日主聚堂,得秀朝,则累科贵显。

【简注】

中军,掌师旅之官。垂乳,结穴也。日主聚堂,喻穴形之困者。

四势不流元气聚,弯弓一抱福天然。

【简注】

不流,言水屈曲拱护,而气蓄积也。

出水莲,巧而生秀;流带局,活则为荣。

【简注】

出水莲,非巧无结。流带局,非活无成。

荷花局,取紧小。垂结势,欲多枝

【简注】

荷花局,左右重重包裹。水势垂节,则气略有蓄。多枝,则气会聚矣。

大抵来宜屈曲,去喜之玄。

急流者,易于兴败。凝静者,福寿绵长。

【简注】

此结通章,以应篇前第三节意。

此言流之缓、急,以明发之久、暂,亦水法中之一端。

水口交锁织结,虽顺亦佳。

局内穿割箭射,纵逆非福。

【简注】

交锁织结,逆固佳,顺亦佳。穿割箭射,顺固非福,逆亦非福。护卫之不可不审也。有如此顺逆,以穴言。

此等水法,理致最微,不特知之者鲜,而讲之者亦间耳。

【简注】

篇中说法,义备理精,然非识者,不足与有言也。

四、平洋龙穴粹言

平洋龙穴,即李国木之《平洋认龙点穴诀》。

                               ——题记

《平洋认龙点穴诀》(李国木)

龙落平洋最坦夷,渺漠其中行度希转开。并无大顿小起之势,又无秀丽耸拔之峰,不过隐隐隆隆,仿佛高低,依稀厚薄,高尺寸即为起,低尺寸即为伏,高三寸即为山,低一寸即为水,如此体段最难捉摸,非目明心巧者,不能辨认。

若失踪迹去来,全凭乎水:水向东流,则龙亦东行;水向西流,则龙亦西行。随水转折,以体认去来:水行,则龙行;水止,则龙止。此其大略也。

且水乡之地,离祖已远,与近山平阳不同,一望平夷,初无高低起伏,如席之铺,如席之展,片片段段,逐浪随波而来,不知何为背?何为面?何为主?何为从?何为过峡?河为渡水?何为穴场?何为朝案?境界茫然?奚所凭据?

然,一方自有一方之祖宗先审其祖宗起于何地?本源发于何所?何处分枝?何处入路?水自何处合?砂自何处交?则知水来处是背,水合处是面矣。

既审背面次看随龙水趋向何处?护龙砂弯抱何处?则知砂水有情处是龙,无情处非龙矣!

既识龙身,然后步步详察,节节推究;若见两滨左右对锁,形如八字,并无扯拽反逆之势,此即龙之过峡处也。其峡越多,龙神越贵。至于峡从中出,两旁均齐,横开大帐者,至贵之龙也。但,过峡最要两边夹从,非夹从,则风吹水劫,断不成地。又有峡断过水者,何以审其脉?盖,真脉过水,左右必有砂水扛送,水中必有微高之脊,冬间其水必温,水底之土必硬。

既识过峡渡水,龙身的确无差,然后审其到头:若是真龙到头结穴,左右必有两股兜滨,界送气脉入穴。穴前必有低小明堂,左右随龙水送到局前交互。前有朝案之砂,横拦之水,弯环向穴。四围护送之砂,回头驻初。面面有情,明堂平正,水口交可。前看兜收,后有拱送,左砂向右,右砂向左,穴住天心!如贵人坐衙、大将登坛,无不拱卫者,此天然之结局也。

有大块平田到头,左右不开界水,仅有穴前低田作小明堂,即以小明堂为定穴之的。

有气归角上,只有一滨界脉,外借随龙水界限者;此即于角上扦穴。

有极大圩头,一望无际之处,四面各分气脉,俱有界水者;此则随脉扦穴。但有来龙一边,生气不住之所,不可杆穴。

有龙自前来,而局面反在前者;此当以一倒骑龙穴法”扦之。但要外阳有大水注蓄,否则财禄耗散。

有结穴之后,余气不止,滔滔向前者!但审两边山水夹辅有情,而生气融蓄之处,以“顺骑龙穴法”扦之。此则要余气不飞扬走窜,挽转为我作案者,佳;又要案外随龙水交会,如去龙不为我作案,外水不交,乃“过龙”也,扦之必绝!

有随水盘旋,结“蟠龙穴”者;顺水来龙,逆回,结“顾祖穴”者;两水夹送,到头结“顺水穴”者!有众大特小、众小特大者;有散中取聚、聚中取特者;有直来取横、横来取直者!有正中取偏、偏中取正者!种种不同,局局变换,岂图式能尽?要在于体认山水之情性,知其向背,详其开阖,察其聚散,认其生气所止之处,以为定穴之的耳。

,平洋之地,形如仰掌,乃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者也。到头必微微隆起,见阴气,而后可以杆穴!此乃阳来阴受之法也。若于低平之处立穴,则独阳不生,纵然砂水有情,暂时温饱,随即败绝矣!故景纯曰:农隐隆隆,吉在其中。“张子微曰:未洋渐低渐下者,葬之必绝。”则巍曰:“平洋以一突为奇。”又曰:“所恶者泥水坑边,寻穴意有在矣!”又云:“平洋以得水为先,而得水亦自有法。”

以远水为得水者,固非;而以近水为得水者,亦非。以逆水为得水者,因非;而以顺水为得水者,尤非。以近大水为得水者,固非。而以近小水为得水者,亦非。此皆非得水者也。

毕竟何者乃为得水?

盖,天地之理,无大过、无不及,惟贵中和。故,近水者,要有余气,否则割脚矣!

远水者,明堂要低,否则气散矣!

近大水者,穴宜退后,否则荡胸矣!

近小水者,穴宜点出,否则水不见矣!

逆水者,要有近案,否则直冲矣!

顺水者,要有交牙,否则雌雄不交矣!

故,逆水当朝,欲其之玄转折而来,射如箭者,非也。

横水过堂,欲其环抱如带,而来直如弦者,非也。

大水奔逐向前,不汇聚者,非也。

小水纡萦如索,不缠绕者,非也。

至于十字、交剑、反弓、拘逆、斜飞、卷帘、来小去大、分流析派、众深独浅、内聚外散、色浊味臭、穿胸射胁、荡背割肩、蛟潭龙愀、悲呜湍急,诸般凶格,皆宜检点,一有差误,如堕穿中。

又须细辨水路出入,然后立向消纳,惟收来水于生旺之方,拨去水于休囚之位,乃为得法耳。左襟仙师曰:“认水立朝,有彼吉此凶之应;三合联珠,实召瑞迎祥之宰。覆验旧坟,万无一失。诸般卦例,一切置之度外。”此虽平洋水诀,未始不可推类,而变通也。

【简注】

左襟为左慈(后汉)安徽庐江人,字元放,居天柱山,得石室丹经,明六甲神术,著《龙经》。此为谕平洋之大旨,以得水为先,而水法三大旨总在纡萦缠绕、环抱汇聚。

《葬经》曰:司上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平洋点地:“一要验土色,土色佳美,神气充足;一要纳水,水要“向”,水向”则砂亦“向”。水要“止”,水“止”则能亦“止”土。土与水之形既古矣,进而要收气。气无形,要以天运推之。元有二:日上元、中元、下元。运有九,日一白、二黑、三碧,为“上元”;曰四绿、五黄、六白,为“中元”;曰七赤、八白、九紫为下元。此乃上应北斗,流行天地之法,阴阳有升降;而气有往来消长也,其名曰“玄空”。

运玄空于掌中,有阳阳、阳阴、阴阴、阴阳、乏顺逆,有时占阳不作阳,有时占阴不作阴,有时点阳还是阳,有时占阴还是阴。江北、江东、江西为三卦,当元则为旺。未来者为生,已过者为退,过久者为死,死人者为然,生旺者为三阳,逼死然者为二阴。

水之重在三别与两头(去来三口),换星要在“三阳”。水之性,动而达,形气皆吉,可以救贫,故胜山峦。


栏目导航

热门推荐

预测须知

本师介绍:朋友们好:
我是赖布衣风水研究院的赖鸿森,故乡乃江西赣州,本人理论和实战经验丰富,是赖布衣风水重要传承人,
自幼跟随祖辈进行堪舆学习及实践,广泛吸纳各派风水智慧,有30多年的堪舆实战经验,无数成功案例。
主要业务:阴宅寻龙点穴,阳宅遴选、布置调理,取名,择吉择日,仪式活动策划与主持等。

温馨提示

   本站所列风水案例中,即便浏览者认为自己的房间或办公室等格局及布置与某些案例相近似,甚至是一模一样,但也千万不要盲目模仿!
因行业惯例及学术机密等原因,案例中未能明示某些重要条件,比如方向等。所以案例中的调整方法只是针对特定的个案有效,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请阅者谅解。   

在线报名

姓名
微信
手机
地址
留言
 

本站关键词:风水、赖布衣、阳宅、阴宅、择日、取名

赖布衣风水研究院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

手机扫描二维码
与大师直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