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风水文化 >

风水师的三个境界:俗眼、法眼、道眼

来源:未知作者:admin2022-06-06 06:37

研习堪舆术之三个境界研习堪舆术,有三个境界,此三个境界亦即三种眼界:

第一个境界是俗眼,

第二个境界是法眼,

第三个境界是道眼.

 

第一境界最难突破,曾见看山很多年年,依然停留在第一个境界之内者,类皆有三种弊病,其一是不肯虚心求明师指点,稍为涉猎,仅知皮毛,自以为得诀;其二是不能磨以岁月,穷搜极讨于山水之间.其三是自恃有几分聪明,每见一山,即以私意臆度其是非,意之所向,认为理之所在.何谓俗眼?简言之,即吾粤明代大师李默斋先生阐述之「五俗」是也.

 

第一种俗眼是喜欢尽龙,认为龙尽气锺,穴必在此,不知龙尽则局势多散漫,龙虎不包里,明堂必矌荡,水口不关拦.

 

第二种俗眼是最爱龙虎钳口,不问气胍是否融聚于此,不知砂水顺逆,见有开钳之地,即于当中点穴.

    

第三种俗眼是喜欢在两水合襟之处搜求,以为穴在是矣.不知往往合襟于前,则山嘴必尖,去水必直,龙虎必长,真气必荡.所以,不论来胍及穴星,而以两水合襟为先务,则枝脚桡棹,三条五条,亦有合水者,皆可作穴乎?

    

第四种俗眼是作穴一定要后枕主峰正顶,不知龙从左来,穴须右裁,龙从右来,穴须左裁之理,不明釜虚不可中心下,土实偏宜角上裁之法,不识匾大临弦出,粗雄向侧寻之道.

 

第五种俗眼是喜欢阔大明堂,不知内堂要紧,外堂宜宽之理,不知明堂矌荡,生气散于飘风之忌.

 

第二个境界是法眼,何谓法眼?

    

【1】于群山缭乱之中,众胍拥出之处,审其大会之情,知其正胍结作,高出云霄而不失于孤寒,低近泥涂而不沦于卑下.或结穴在至斜至侧至隐之处,而不失于险诞.虽余气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数里奔逸而不为嫌,虽穴前无水无田,无朝对,一臂掬转,不见外堂,而不以为异,如所谓顺骑龙,斗斧下,斩关下,皆了然于心目中,而安然有把握.

 

【2】看来龙过峡而知结穴之远,近,高,低,大,小穴星之形状如何,穴中之土色如何.

 

【3】能知结穴之地,葬后速发,迟发,暂发,久发,或先败后发,或先发后败,败而又发,或发后即败,败后不复发等等.

 

第三个境界是道眼,何谓道眼:

  

乃望气而预知盛衰,察形而预知兴替.如清代曾国藩观天象五星连珠,即上表预期太平军之乱即可平.又如南宋传伯通观临安(即今之杭州),上表有云:「金匮凌云,虽少府有积年之聚,廉贞主,必大臣多持柄之虞,昂日星亏,武臣多咎,鬼金位起,阉寺施权,文曲多山,俗尚虚浮而诈,少微积水,人多文饰而贪,虽云自昔称雄,实乃形局两弱,只宜为一方之巨镇,不宜作百祀之京畿,驻跸暂足偏安,建都难奄九有.」其后果如传公之言.又如吾师张一峰,看袁世凯袓墓,指出穴前其下三丈,有伏流龙泉,掘地三尺,果然有泉水喷出.又算出是八二之数.其后洪宪称帝,只八十二日而结束.又如霍鉴清在一九三六年发表「畅谈香港地运兴替之道理」一篇文章中,指出香港旺于上元二运,困于三运,败于四运,凡此者,道眼是也.三国时,管辂有言:「物不精不为神,数不妙不为术,得数者妙,得神者灵.」及其卒也,弟子发其箧书,皆世所常有,叹曰:「世患无才,不由无书,谅哉!」由此可知.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者亦非尽然,袛要学者不断寻求突破,则由技而进乎道,彼人也,我亦人也,彼能是;我何不能是?

 


栏目导航

热门推荐

预测须知

本师介绍:朋友们好:
我是赖布衣风水研究院的赖鸿森,故乡乃江西赣州,本人理论和实战经验丰富,是赖布衣风水重要传承人,
自幼跟随祖辈进行堪舆学习及实践,广泛吸纳各派风水智慧,有30多年的堪舆实战经验,无数成功案例。
主要业务:阴宅寻龙点穴,阳宅遴选、布置调理,取名,择吉择日,仪式活动策划与主持等。

温馨提示

   本站所列风水案例中,即便浏览者认为自己的房间或办公室等格局及布置与某些案例相近似,甚至是一模一样,但也千万不要盲目模仿!
因行业惯例及学术机密等原因,案例中未能明示某些重要条件,比如方向等。所以案例中的调整方法只是针对特定的个案有效,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请阅者谅解。   

在线报名

姓名
微信
手机
地址
留言
 

本站关键词:风水、赖布衣、阳宅、阴宅、择日、取名

赖布衣风水研究院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

手机扫描二维码
与大师直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