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瑀二十四葬法实图解
来源:未知作者:admin2022-10-09 08:37
二十四砂葬法是以穴星的形态为标准来点穴的方法。
1、牵弓
来龙山顶欹(读“七”,倾斜、歪斜之意)斜转向山凹这一侧,就像人用两手拉弓射箭一样的姿势,穴位在“鼠肉处”。 鼠肉是形容词,用力拉弓时胸肌会鼓起来,像个老鼠趴在这个地方,也是拉弓时力量最集中的地方,是射箭能否成功的根本。
2、牵牛
土星行龙结穴,入首顿起两金。即父母山是土形山,入首处突然出现两个金形山,穴位点在金形山上。就像一个人同时牵着两头牛的样子。
3、就饱
就,靠近之意。饱,就是脉气能量最集中的地方。来龙脉气缓慢,虽然得到了似珠宝一样的穴位,但坡面大小不均,就饱满处扦穴。
4、停驿
停,停止的意思;驿,取古代驿站之意,此指脉气能量聚集的地方。高冈脉气来的很快,在下面平整的地方小结穴,入首处有停住车马的地方。
5、马鬣封(鬣读liè 释义:某些兽类颈上的长毛)
来龙高冈上有窝,窝中有突,不可从突顶上挖坑葬棺,要从突的侧面打洞把棺材塞进去,然后用土掩埋洞口。像马的鬃毛倒在一边封闭马颈伤口一样。
6、沉葬
穴星高,龙虎砂低,靠下葬棺,棺材和龙虎砂保持一致。
7、拿扯
来龙峻急,明堂窄长,案山近,通过观察思考在穴场里找到能量最大的地方放棺,棺材高低以案山高低为标准。
8、吞下
来龙势直落险,扭曲挣受,穴法宜吞入开井,穴情高有斗煞之意。
9、担伞
龙脉脉气直冲而下,挨着脉气线而不是压着脉气线葬棺。金形山形状如打开的雨伞,脉气线如伞把,棺材闪开脉气线,就像一个人在肩膀上扛着一把打开的雨伞。
10、大小腕蓝
腕,古书写作“剜”。龙脉来了以后,侧臂伸出大小两个金形山,如果不是金形山则不为真龙穴,于入首处能量聚集的地方扦穴,小金形山有回龙顾祖之意。此地形地貌犹如一个人手臂上挂着两个竹篮。
11、回龙顾祖
龙脉来势急硬,过峡后转身而回头开面结穴,顾祖迎宗。
12、撞穴
来龙峻急,站在山下明堂又浅又小,去水斜着而过,挖洞塞棺,棺材侧面对着脉气,而不能棺材头朝脉气。
13、抱儿
来龙上急下缓,龙砂虎砂逼迫,扦穴时首先要找到龙腰虎腰,然后看水的交合情况,看是龙砂包围了虎砂还是虎砂包围了龙砂,就像弯臂才能抱住孩子,所以扦穴在龙砂或虎砂的弯处。
14、吐葬
来龙降势,凹中之突如草叶子上欲滴的露珠一样而结穴,叫吐息。如果露珠破损则脉气不聚,所以只能粘珠而扦穴。
15、正葬
来龙不急不缓,缠护整齐,棺材正受脉气而葬。
16、垒坟
来龙有盖有座,上急而下缓,平地生一突,而且突中有石头,采用去浮土浅挖金井正葬的方法,然后垒上土坟。
17、浮葬
浮,靠上,浮到上面来之意。青龙白虎高,穴星低,葬棺于高的地方,低的地方阴气太重。
18、打开
突高大肥满,在突顶上挖深坑,坑内做四根柱子悬棺而葬。
19、悬棺
来龙脉急而不缓慢,虽然结穴处砂水完美,但穴结在较深的底下,挖深坑用砖石砌成大的坟坑,然后在坟坑内竖立四根石柱,把棺材放在石柱上悬棺而葬。棺材的高度和脉气的高度一致。
20、扦木生芽
来龙像一根长直的树干一样落脉,这也叫玄武嘴长。在这种地方,即使有全部佐证可以证明是吉,也绝对不能在脉尽之处当头扦穴,否则主败绝。但在这根长直的树干上之中间部位一定有节(像竹节一样)木,就在这节木的肥厚处开金井放棺,也能挑捡他三分富贵。这就像嫁接树木一样,所以叫扦木生芽。但也要用客土培实端正坟茔。
21、斗斧
直龙结穴但没有龙砂虎砂缠护,却有鬼曜之砂翻身横作朝山案山,明堂形成,以让穴位接收生气,其形象就好似“直龙结穴之穴星”卡在了斧头上装斧柄的那个洞中一样,因龙势直来而横受,所以叫斗斧。
22、伤饥
龙脉来了以后,开面处里有太极晕,龙脉脉气顺脊而下,棺材要贴着龙脉脊线而葬。饥,此处指的应该是“脊”。
23、担凹
横龙结穴,两边有金形山,担着两个金形山中间结穴。
24、骑龙
龙脉走到平地后没有停下来,继续前行在前面形成一个突,案山迫近穴位使得穴露不聚气,后龙又拥来,应该退后于高处扦穴。
您还可以浏览
- 五星穴法与葬法22-10-17
- 经典葬法29种22-06-09
- 杨公金函葬法(手抄秘本)22-06-09
- 龙格、葬法、点穴精要22-06-08
- 《葬法倒杖》与《24砂葬法》22-06-08
- 杨公风水:葬法三十歌诀22-06-07
- 呼龙讃、杨公24葬法22-06-06
- 赣南老地师包囊里必备的秘本:《22-06-05
- 阴宅秘传葬法详述22-06-05
- 从不外传的37种秘传葬法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