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派立向的纷争综述
来源:未知作者:admin2022-06-30 19:17
罗盘(罗经)是风水师堪舆时用来立极定向的测量工具,相当于农民的锄头、工人的锤子、商人的尺秤、学子的笔墨……它由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演变而来。罗盘上除指南针外,最重要也最常用的是地、人、天三盘和与之对应的正、中、缝三针,以及每盘的二十四山。
用哪盘哪针来定穴立向呢?历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是非对错没有定论。
第一种说法,干脆不用罗盘。其理论依据是,唐朝以前没有罗盘,照样定穴立向;其事实依据是,杨公用板凳立向的管氏宗祠。
据传说,管氏宗祠立向,是特意请杨公来定穴立向。开工那一天,杨公穿着旧长杉,拿着雨伞,背上包裹,风尘仆仆来到管氏建祠的所在地芒筒坝。他看见许多工人正忙着平整地基,便坐在边上张望。工人们见他衣着平常,也没太在意。后来,杨公自行找了一条板凳,坐在板凳上,仔细观察周围山山水水,一边观察,一边移动、调整正在坐着的板凳,直到满意为止。到了这个时候,仍然没有人出来接待,杨公就悄悄地走了。等到管家人到处找杨公时,一个孩子说,我看见过一位老爷爷在这儿坐了很久,早就走了。后悔不已的管氏家人分几路去追赶杨公,被追上的杨公告诉管氏:别着急,我已经给祠堂定好了向,也就是我刚才坐的那条板凳,这是祠堂大门的位置,你们按照板凳的方向立向吧。这,就是板凳立向宗祠的故事。
反对意见认为,唐朝以前已经有罗盘了。战国时期的罗盘已经初具规模,这是有明确的文字及图片记载的。当时的罗盘(称司南)除了刻有后天八卦符号以外,还刻有天干地支及二十八宿。八干、四卦、十二支构成了罗盘中的二十四山。当时,罗盘的里面是圆形,外形方正,诠释天圆地方的含义。东汉王充在他的《论衡·是应篇》中曾明确指出:“司南(罗盘)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里所谓的“地”,就是罗盘的底座。从战国、秦汉、六朝以至隋唐的古籍中,都有不少关于司南的记载。
也许,杨筠松是通过罗盘,不断调整板凳的位置方向,板凳就相当于罗盘了,因此板凳立向,同样是罗盘立向的结果。
罗盘的核心就是三盘三针。地盘“正针”的子午(南北)方向,就是地球磁场的南北方位;人盘“中针”的子午方向,就是北极星的方位;天盘“缝针”的子午方向,就是日景的方位,也是太阳光照的方位。
堪舆(风水)学术的关键在于立向,补龙、扶山、消砂、纳水等一切堪舆活动,都是围绕“向”来展开。立向一错,满盘皆错。不要说“分金差一线,富贵不相见” ,而是针与针之间相差了7.5度。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那么,罗盘究竟是用哪盘哪针来立向呢?历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是非对错没有定论。
第二种说法,以地盘正针立向。其主要理由:地是万物之母,八卦中地为坤卦,用阴爻“——”来表示,这两条线最中间的间隙就是生命之源,是孕育我们生命的地方。地盘为“正”,表达对大地母亲的尊重。所谓正针,即是正中、中正、不斜、不歪、正直、善良的意思,不偏不倚,符合地球磁场。正针的方位是磁针的方位,即磁极的南北与罗盘二十四山午和子相一致。准确地说是磁针北极指向纬度0度,磁针南极指向纬度180度。
按堪舆学术的说法,定穴立向的关键就是能否乘生气。晋朝的郭璞在《葬经》中开篇明义,明确指出:“葬者乘生气也……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而乘生气,便须以地盘立向。
使用正针立向的权威人物,就是宋朝大名鼎鼎的堪舆大师赖公赖布衣。
反对意见认为,人们尊崇的祖师级别的杨公杨筠松,不是正针立向,而是缝针立向。古人语“龙从地下走,向从天上求”。理应由地盘正针格龙,天盘缝针立向消水。古人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内盘为体,外盘为用。体则主静,用则主动,体主静本乎于天然,用主动则重于造化。因此,格龙从正针,立向则从缝针。寻龙导脉,应该以静的地盘正针为准确;天气灵动(立向收水),应该以旋动的天盘为准确。同时,贫富贵贱出自天星,假如不用天盘立向,而用地盘立向,也就无法准确对应、运用天星。
罗盘的核心就是三盘三针。地盘“正针”的子午(南北)方向,就是地球磁场的南北方位;人盘“中针”的子午方向,就是北极星的方位;天盘“缝针”的子午方向,就是日景的方位,也是太阳光照的方位。
堪舆(风水)学术的关键在于立向,补龙、扶山、消砂、纳水等一切堪舆活动,都是围绕“向”来展开。立向一错,满盘皆错。不要说“分金差一线,富贵不相见” ,而是针与针之间相差了7.5度。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那么,罗盘究竟是用哪盘哪针来立向呢?历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是非对错没有定论。
第二种说法,以地盘正针立向。其主要理由:地是万物之母,八卦中地为坤卦,用阴爻“——”来表示,这两条线最中间的间隙就是生命之源,是孕育我们生命的地方。地盘为“正”,表达对大地母亲的尊重。所谓正针,即是正中、中正、不斜、不歪、正直、善良的意思,不偏不倚,符合地球磁场。正针的方位是磁针的方位,即磁极的南北与罗盘二十四山午和子相一致。准确地说是磁针北极指向纬度0度,磁针南极指向纬度180度。
按堪舆学术的说法,定穴立向的关键就是能否乘生气。晋朝的郭璞在《葬经》中开篇明义,明确指出:“葬者乘生气也……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而乘生气,便须以地盘立向。
使用正针立向的权威人物,就是宋朝大名鼎鼎的堪舆大师赖公赖布衣。
反对意见认为,人们尊崇的祖师级别的杨公杨筠松,不是正针立向,而是缝针立向。古人语“龙从地下走,向从天上求”。理应由地盘正针格龙,天盘缝针立向消水。古人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内盘为体,外盘为用。体则主静,用则主动,体主静本乎于天然,用主动则重于造化。因此,格龙从正针,立向则从缝针。寻龙导脉,应该以静的地盘正针为准确;天气灵动(立向收水),应该以旋动的天盘为准确。同时,贫富贵贱出自天星,假如不用天盘立向,而用地盘立向,也就无法准确对应、运用天星。
古人云:“穴容易立,向却难正”。罗盘有三盘三针,用哪盘哪针来立向呢?历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是非对错没有定论。
第三种说法,以天盘缝针立向。主要理由:天乃万物之父,高高在上,是我们生命能量的源泉。天(宇宙)之大,大到我们无法想象,在天的面前,人渺小得几乎微不足道,似乎人就生存在天的一个缝隙里面。由此天盘,我们称“缝针”,表达人与天相比的渺小和对天的尊重。八卦之中,乾卦代表天,尊为老父,用阳爻“一”来表示,这是一条没有空隙的实心线,表示不可逾越的意思。罗盘的内盘格龙属阴为妇,外盘立向属阳为夫,才合阴阳夫妇配合之道。如果既以内盘格龙,又以内盘立向,则是独阴而无阳,为纯阴不长;反之,既以外盘格龙,又以外盘立向,则纯阳不化。古人语“龙从地下行,向从天上立”。因此,理应以天盘缝针立向为准。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古人建房造墓,依太阳光照的方位作向,这也是天盘“缝针”的立向基础根据。杨公既是缝针的创造者,又是以缝针立向的践行者。
据说,有人考察了大量古坟古建筑,发现立向数据或石碑所刻,均与天盘立向数据高度吻合。
反对意见认为,一是唐朝以前只有正针一盘,格龙立向消纳,都应该用地盘,天盘是杨公加上去的;二是“水从天上去”,天盘的作用是消水,而不能以天盘立向
您还可以浏览
- 经典论述:立向由水定,占穴龙为22-06-09
- 杨公风水立向秘法(附“我做风水22-06-09
- 古法三合风水龙山水向图示(珍贵22-06-08
- 堪舆秘中秘:三元风水“立向·收水22-06-08
- 龙门八局风水详解22-06-08
- 太阳、太阴的到山到向22-06-08
- 立向流程与要点22-06-08
- 风水形法理法各自的立向原则22-06-08
- 风水立向的依据22-06-08
- 杨公三元风水的立向与收水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