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风水文化 >

被科学验证的玄学(五行、奇门、纳音、星宿)

来源:未知作者:admin2022-10-10 08:31

一、关于二十八宿及神煞

由于上一篇文章激发热议,我在此多说两句。对于《易》,我的观点是“形而上为哲学,形而下为科学。”作为哲学就不容玄玄而谈,必须普及大众,让大家都能参与。作为科学,当然是应该能实践和量化的。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易学推到玄学的那面,不是所谓自诩科学精神的公知们、专家们甚至中医黑们等用来打压并借以炫耀自我的理由。

最近科学家首次清晰观察到沿人体经络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这项工作为证实中医经络的存在提供了有力佐证。不知道原来一直叫嚣经络不存在、中医不科学的人如今作何感想。

 

中国中医科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参与了协作与验证

两个猜想

双缝实验:光束通过单缝,探测屏会显示出中央明亮、两边暗淡的一条光带,狭缝越窄则衍射展开角度越大。而光束通过两条缝时,探射屏则显示出一系列明亮条纹与暗淡条纹相间的图样。科学家因此证明光是一种波,所以具有波的干涉特性。然而诡异的是,当实验者想观测光是如何通过双缝进行干涉时,探射屏上的明暗条纹相间现象消失而变成了两条光带,撤去观测摄像头,干涉条纹又重新出现了。于是认为人的观测干扰了光粒子的行为,在不能否认光具有粒子性的前提下,又无法理解光粒子怎么会同时穿过两条缝,只好承认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如果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为什么不观测是波,而观察又变成粒子了呢?由此又产生了“薛定谔的猫”的理论,认为波粒是二态重叠,由于观测而坍缩了波的状态,只呈现粒子状态。所以,就出现了猫同时具有生和死两种状态的叠加,当人们观察时就会出现随机的非生即死现象。事实上,“薛定谔的猫”理论是荒谬的,因为光的双缝实验不是随机的,观测时呈现的是波状态,不观测时呈现粒子状态,这是确定的事实。(如下图)

 

双缝实验——波粒二象性

如果用炁与气相互转化的理论,就可以解释双缝实验现象了。光在气的状态属于粒子,在炁的状态属于人类还无法检测到的更精微的粒子群,也就是波。通过粒子发射的反射,才能达到观测的行为,干扰了光的波属性,于是光就呈现出粒子属性。没有观测行为时,光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能转化以波的形态通过双缝,于是产生干涉,并重新以粒子的形态在探射屏上呈现出明暗条纹相间的可视结果。

气状态的光粒子和炁状态的精微粒子群的波,是怎样一个关系呢?打个比方,我们人肉眼能看到的实物,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而实际上我们是看不到分子、原子本身的。实物是有形的气,而分子、原子是“无形”的炁。

关于相对论:简单地说,相对论统一和修正了经典物理学,直接和间接地催生了量子力学的诞生;提出了新的时空理论并确立了光速不变原理。因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无限的宇宙被分割为三个世界: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以及所谓宏观世界以外的世界。这可以从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中找到解答。

质能关系式E=MC²(能量=质量×光速的平方),如果我们把“光速的平方”这个常数拿开,那么能量=质量,也就是说能量就是质量,能量和质量是炁与气的关系。那为什么要加上这个常数呢?这个常数(光速的平方)所反映的正是我们可感知的这个宇宙的能量状态,那么所谓宏观世界以外的世界和微观世界,这个常数就不是“光速的平方”了。所以,在我们所感知的宏观宇宙世界里,光速不变。

再进一步分析,如果质能关系中的常数以“1”作为分水岭,就会出现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现象:

情况一:设常数为“D”,当D>1时,E<MD,能量小于质量。

情况二:设常数为“D”,当D=1时,E=MD,能量等于质量。

情况三:设常数为“D”,当D<1时,E>MD,能量大于质量。

那么,情况一所多出来的质量与情况三所多出来的能量,应该是一种平衡转化的关系,以维持宇宙能量就是质量的总等量关系。(如下图)

鱼局限于大海,人类局限于所能感知的宇宙。就像鱼通过海底山脉或者冰川底部的感知,认为大海外面是暗物质。我们所说的暗物质就是人类感知以外。

花了这么多口舌从人体经络谈到科学,目的就是告诉大家,易学并不是玄学,就像科学一样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并不遥远。好了,开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话题吧。

二十八星宿是如何成为太阳系外宇宙天体综合能量代表的?

月亮自某恒星起,运行一周又回到该恒星处,所需时间为27.32日称为恒星月。古人取28以喻义月亮每天住宿一处,故称二十八宿。以月亮每晚行经的星座看成一个星宿,绕行一周也就是一个恒星月,便为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图

二十八星宿最初的作用,就是将天球体沿黄道面或赤道面分割成二十八个区域,以二十八星座作为测量宇宙天体恒星和行星的天体坐标参照系。(如上图)

由于地球公自转的原因,二十八星宿相对于以地球为天球中心,而形成了周期的天体运行。我们知道地球的能量来源是太阳,所以可称之为太阳系内的能量作用。二十八星宿所形成的周期天体运行,则可称之为太阳系外宇宙天体对地球的能量作用。

二十八星宿的周期运行,与四季二十四节气是对应的关系,于是再次划分为东方七宿、南方七宿、西方七宿、北方七宿及中央北斗,就具有了五行属性。代表系外天体能量的二十八星宿被运用到星象学、预测学等领域,就变身为“神煞”的符号了。

神煞真义

太阳能量对地球的作用,叫一炁散五行。(注释: 炁拼音qi读四声)

原来只是测量天体星系的坐标参照系——二十八星宿,化身为东西南北四方七宿成为太阳系外天体能量的代言者,而具木金火水属性,天球南北两极则具土的属性。于是二十八星宿所代表的太阳系外天体综合能量,一炁而散五行,亦作用于地球。(如下图)

 

太阳系外天体能量

由于预测体系的不同,后人对这种系外综合能量,赋予了不同的名称定义,从而产生了五花八门的神煞符号。由于各立门派掩藏真义,以致后人迷信歧途,不得要领。

六爻预测中的六神

我很早以前就写过一篇文章专论六爻纳甲,这里大概说一下。

六爻纳甲以八卦相重为太极,以定八宫,以八宫为一炁,而散布五行于六爻。以乾坤生三男三女分阴阳顺逆,纳天干而为天元之气;以乾坤交媾分阴阳顺逆,纳地支而为地元之气;以八宫所属: 乾兑为金,震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坤艮为土,分定五行,厘定六亲而为人元之气。

天地人混元一体,是为太阳系内(主要是太阳)能量对地球的作用。

而太阳系外天体能量作用,则以六神之名冠之: 东方七宿冠之以青龙木,南方七宿冠之以朱雀火,天球北极冠之以腾蛇土,天球南极冠之以勾陈土,西方七宿冠之以白虎金,北方七宿冠之以玄武水。

六神之炁,化气十干,五运六气而为六十甲子日。一年四季,六气甲子而成三百六十日。正合北斗所指四季分明,历二十八宿而成四方七宿、中北斗(天球南北极)——系外天体综合能量之五行之气。(如下图)

 

五运六气

奇门八宅玄空之九星

奇门、八宅、玄空之九星,其名各异,其实为一。均为四方七宿天极南北——系外天体综合能量之五行之气而已。

奇门天蓬、天芮、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天英九星以天冠之,既指东西南北上下天球六方。

八宅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借以北斗冠名,其本质亦指东西南北上下天球六方。

玄空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之九星,均不脱东西南北上下天球六方之实质。

至于奇门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之八门。直符、腾蛇、太阴、太阳、六合、勾陈、朱雀、九地、九天之八神。这已不是系外天体综合能量之范畴,介时我们涉及到奇门、风水时,再进行详尽讨论。

关于四柱中的神煞

譬如天乙贵人、太极贵人、天月二德……等神煞,其实就是与辰戌赤道和丑未两极(南北回归线)有关。关于四柱中的神煞问题,我将在下一篇文章进行详细论述。

二、六十甲子纳音是地球气候学中的能力时空分布

六十甲子纳音,一直都是困扰易学基础研究的一大难题。传统的研究,不是从字面上强行解释,就是利用音律和历法进行对号入座,也有寻找数学公式计算方法的。相对而言,历法比较接近,因为涉及气候学。而其它都是纳音所反映出的现象罢了,绝非本质成因。

一直以来,纳音表都是按照六十甲子顺序进行排布的,也正因如此,才让人迷惑不已,无法明了纳音的本质和形成原因。

 

传统纳音排布

在我们正式讨论前,上个全新的纳音排布图,让大家先有个感性接触。不明白没关系,后面将剥茧抽丝、逐步剖析。请看下图:

 

图表式纳音排布

想要弄清六十甲子纳音形成的原因,首先得先弄懂“黄道”概念,其次是什么叫“五运六气”。

提到黄道,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黄道吉日”。为什么古人有这么个说法,特别强调的是“黄道”而不是“赤道”或者其它呢?这很有意思。也许古人并不知道“赤道”,自然不会知道地球有着自转和公转的现象,更不会知道赤道和黄道还存在着夹角的特殊运动性。但是,千万不要低估了古人。虽然没有现代的科学观测技术,但古人凭借目测和感受,再进行智慧分析,同样达到了现代人的观测目的。

古人发明十天干,是为了描述能量的分布和转化的现象;发明十二地支,不仅仅只是为了描述四季,其实已经是南北回归现象的展示了。

辰戌为赤道、丑未是自转轴,卯酉为黄道、子午是公转轴,十二地支就是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其实已经在里边了。如下图:

 

十二地支与公转自转关系图

由于黄道面与赤道面存在夹角,所以形成了气候的南北回归现象。有了四季气候的往复,五行才能流转。五行流转叫作“五运”,只有五行运作,万物才能繁衍生息。南北回归、四季往复产生六种气候状态,叫作“六气”。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形成。

五运指的是五行的运作。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别按照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次序流转运行,叫做“五运”,这是对五行的五种基本能量的定性。

六气指的是气候的往复。五运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六种气候状态影响下,五种基本能量又各自呈现出了新的六种能量状态,这是对能量的定量。所以,六十甲子纳音才是6金6木6水6火6土,呈现出5×6=30种的所有能量状态。

 

六气图

地球环境是大气候,人体环境是小气候。因此,中医也形成“五运六气”的理论。人体脏腑分五行相互作用,平衡中庸则康健延年。中医所论“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影响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称为六气,实则是地球外部环境的六种气候影响,在人体内部环境所产生的反映。可以说,整个《黄帝内经》基本是围绕着人体“五运六气”而进行论述的。

由此可见,纳音是地球气候学。

古人重视“黄道”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与地球接受获取太阳的能量是有直接关系的。为了能很好地理解这点,我们先考虑地球在只有公转而没有自转的情况下,来分析能量是如何进行分布的这个问题。

 

黄道公转能量分布与五运三态

如上图,在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黄道就相当于地球的赤道,也就是说公转和自转是重合的。由于没有黄赤交角,不存在太阳视运动的南北回归。那么,地球所受的太阳能量分布在平行黄道面或者说平行于赤道面的纬度圈上,是相对恒定的。在黄道带附近的火、土属于五运三态中的气态属性,而远离黄道的南北两极的金、水属于五运三态中的固态属性,两态之间的木属于五运三态中的液态属性。

在我的“世界是物质运动的 八卦五行就是整个宇宙 而土是宇宙变化的密码”的文章里,详细论述了“物质三态”的原理,也专门阐述了土是火的特殊形式理论,所以说,土与火是同属于气态属性的。

远离太阳直射范围的金、水处于黄道的南北两极,金水是能量丧失趋向固态转变的过程。而处于“气态”和“固态”之间的“液态”属性木,是适合生命存在的常态。

注意上面这张图,从气态向固态两个极端的五运分布是:火→土→木→金→水。这个次序是纳音的关键,是纳音形成的本质成因。

看我们居住地球的北极圈和南极洲,就不难明白常年的冰川就是固态属性。地球上的南、北极圈,虽然是自转形成的纬度圈,但根本性质是黄道公转的结果。在公转的基础上,五运三态受到了自转产生的六气(气候)影响,因此产生纳音现象。

 

六气运行图

十二地支中,子午对应冬夏二至,卯酉对应春秋二分。冬至,实际是太阳视运动在黄道上运行到南回归线的极点;夏至,是太阳视运动在黄道上运行到北回归线的极点;春分、秋分是太阳视运动在黄道上运行到与赤道的交点。

由此,子丑是太阳视运动在黄道上离开南回归线的阶段;寅卯是太阳视运动在黄道上与赤道交汇的阶段;辰巳是太阳视运动在黄道上接近北回归线的阶段。三个阶段经历了地球公转的上半年的三种气候状态。然后,午未是太阳视运动在黄道上离开北回归线的阶段;申酉是太阳视运动在黄道上与赤道再次交汇的阶段;戌亥是太阳视运动在黄道上接近南回归线的阶段。此三阶段又经历了地球公转的下半年的三种气候状态。往复一年四季,需经历六种气候状态,这就是“六气”的由来。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理论,是相对于北半球而言的。

因此,我们知道了:上半年中,子丑在六气中属于冬至,而太阳处在南回归线(午未);寅卯在六气中属于春分,而太阳处在秋分点(申酉);辰巳在六气中属于夏至,而太阳处在北回归线(戌亥)。而下半年中,午未在六气中属于夏至,而太阳处在北回归线(子丑);申酉在六气中属于秋分,而太阳处在春分点(寅卯);戌亥在六气中属于冬至,而太阳处在南回归线(辰巳)。六气的运行与太阳在黄道上或者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运行是相对的。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文章开始的图表式纳音排布图:

 

图表式纳音排布

大家注意,图中左部分从右向左“火→土→木→金→水”就是北半球上半年五运;图中右部分从左向右“火→土→木→金→水”是北半球下半年五运。

从这个图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五运之每运均呈现六种能量状态。这六种能量状态分别与“子丑、寅卯、辰巳”和“午未、申酉、戌亥”这六气(气候)相对应。

把上面的图表左右各旋转90度,就是地球公转的情况下,北半球所受30种所有能量状态的时空分布,这就叫纳音。如下:

 

北半球纳音图

如上图。火土为气态属性,金水为固态属性,木为液态属性居于两态之间。这个“北半球纳音图”与前面提到过的五运三态黄道公转能量分布规律是相一致的。对比如下:

 

黄道公转能量分布与五运三态

下面,我们将根据“北半球纳音图”对六十甲子纳音进行剖析解密。

 

北半球纳音图

横向“子丑、寅卯、辰巳”对应上半年一二三气,“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下半年四五六气;纵向“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五运。故“火→土→木→金→水”之五运,在横向方面各纳六对地支,在纵向方面各纳五对天干。纳五干六支而成三十之音,为北半球全年能量时空分布。请看下图:

 

横向纳地支 纵向纳天干

纳,就是纳入天干地支,也就是综合地球自转与公转所形成的能量客观分布和变化的条件因素。音,就是在综合条件下形成的真实的能量状态描述。所以,纳音是北半球全年能量变化的时空状态。

纳音火

 

纳音火生成图

子丑对应冬至处北回归线,太阳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阴阳气候转折点。阴尽阳来而变,五行属土,故火运天干纳戊己。隆冬之火,初春之雷,故戊子己丑纳音霹雳火

寅卯对应春分处于赤道,黄赤交汇阳气最盛,五行属火,故火运天干纳丙丁。春旺之火,如炉添柴,故丙寅丁卯纳音炉中火

辰巳对应夏至处南回归线,太阳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阳盛的起始点。五行起于木,故火运天干纳甲乙。火运渐微,然阳气仍盛,如佛灯之火微而长明,故甲辰乙巳纳音佛灯火

午未对应夏至处南回归线,太阳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阴阳气候转折点。阳尽阴来而变,五行属土,故火运天干纳戊己。盛夏之火,自高而降,故戊午己未纳音天上火

申酉对应秋分处于赤道,黄赤交汇阳气最盛,五行属火,故火运天干纳丙丁。秋燥木燃,易于山下,故丙申丁酉纳音山下火

戌亥对应冬至处北回归线,太阳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阴盛的起始点。五行起于木,故火运天干纳甲乙。火运渐微,然阴气仍盛,犹山头之火不可持久,故甲戌乙亥纳音山头火

纳音土

 

纳音土生成图

子丑火运天干初纳戊己,故土运天干纳庚辛。冬至解冻之土,如墙抹面,薄而不实,故庚子辛丑纳音壁上土

寅卯火运天干初纳丙丁,故土运天干纳戊己。春分生旺之土,如木夯土实,故戊寅己卯纳音城墙土

辰巳火运天干初纳甲乙,故土运天干纳丙丁。夏至燥阳之土,难聚如沙,故丙辰丁巳纳音沙中土

午未火运天干初纳戊己,故土运天干纳庚辛。夏至燥阴之土,长养不生,不作耕种,故庚午辛未纳音路旁土。

申酉火运天干初纳丙丁,故土运天干纳戊己。秋分萧杀之土,收割万物,种养之能尽,唯致用于道路,故戊申己酉纳音大驿土。

戌亥火运天干初纳甲乙,故土运天干纳丙丁。冬至阴盛而土休,用尽而废,扬尘屋瓦,故丙戌丁亥纳音屋上土

纳音木

 

纳音木生成图

子丑土运天干纳庚辛,故木运天干纳壬癸。冬至迎春之木,莫如春蚕食桑,故壬子癸丑纳音桑拓木

寅卯土运天干纳戊己,故木运天干纳庚辛。春分生旺之木,非松柏不可比拟,故庚寅辛卯纳音松柏木

辰巳土运天干纳丙丁,故木运天干纳戊己。夏至燥阳之木,木成材而需砍伐,故戊辰己巳纳音大林木

午未土运天干纳庚辛,故木运天干纳壬癸。夏至燥阴之木,炎夏而繁茂莫如杨柳,故壬午癸未纳音杨柳木

申酉土运天干纳戊己,故木运天干纳庚辛。秋分萧杀之木,饱经沧桑之状,莫如结瘤扭曲之石榴木,故庚申辛酉纳音石榴木

戌亥土运天干纳丙丁,故木运天干纳戊己。冬至阴盛木凋,平地木又名矮地茶,“千年不大”,木之小者,故戊戌己亥纳音平地木

纳音金

 

纳音金生成图

子丑木运天干纳壬癸,故金运天干纳甲乙。冬至阳盛之金,如解冰川,故甲子乙丑纳音海中金

寅卯木运天干纳庚辛,故金运天干纳壬癸。春分阳旺之金,可锻如箔,故壬寅癸卯纳音金箔金

辰巳木运天干纳戊己,故金运天干纳庚辛。夏至燥阳之金,熔融如蜡,故庚辰辛巳纳音白蜡金

午未木运天干纳壬癸,故金运天干纳甲乙。夏至燥阴之金,淘于矿砂,故甲午乙未纳音沙中金

申酉木运天干纳庚辛,故金运天干纳壬癸。秋分萧杀之金,如锻造退火,故壬申癸酉纳音剑锋金

戌亥木运天干纳戊己,故金运天干纳庚辛。冬至阴盛之金,终成物用,故庚戌辛亥纳音钗钏金

纳音水

 

纳音水生成图

子丑金运天干纳甲乙,故水运天干纳丙丁。冬至阳盛之水,积雪初融,流于山间小沟,故丙子丁丑纳音涧下水

寅卯金运天干纳壬癸,故水运天干纳甲乙。春分阳旺之水,涧水汇成溪,故甲寅乙卯纳音大溪水

辰巳金运天干纳庚辛,故水运天干纳壬癸。夏至燥阳之水,溪水汇成河,故壬辰癸巳纳音长流水

午未金运天干纳甲乙,故水运天干纳丙丁。夏至燥阴之水,云雨从天而降,故丙午丁未纳音天河水

申酉金运天干纳壬癸,故水运天干纳甲乙。秋分萧杀之水,暗流从地而涌,故甲申乙酉纳音泉中水

戌亥金运天干纳庚辛,故水运天干纳壬癸。冬至阴盛之水,百川汇聚天池,故壬戌癸亥纳音大海水

全球纳音

中国地处北半球,所以六十甲子纳音是北半球地理气候现象的客观反映。那么,南半球与北半球的气候现象正好相反。根据五运六气的运行原理,再纳入天干地支时空概念,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在地球公转、自转的综合运动下,全球能量分布和变化的客观规律。以下是全球整年的纳音情况,具体我就不再分析了,留给大家慢慢揣摩吧。

 

全球纳音。

三、五行是物理现象、生克是力学关系、五行生克是数学的逻辑关系

我在上一篇《物质是宇宙的唯一性……》的文章里,论述了物质是运动的,而运动是物质的唯一性这个观点。由于宇宙物质运动是“无序随机”的,由此而形成“有序必然”的发生。这个“有序必然”运动是一种闭合的圆周运动,其实就是物质的“三态”循环,古人用“五行”的方式进行描述。

对于圆周运动与五行关系的论述,大家可以去看看我的另一篇《世界是物质运动的 八卦五行就是整个宇宙 而土是宇宙变化的密码》的文章。

所谓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所构成的循环闭合圆周运动关系,正是物质的“三态”循环原理,五行相生就是三态循环。然而五行相克原理,一直以来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最多用“隔一相克”的话敷衍带过。

反对易学和中医的人,总是把自己放在所谓“科学”的地位,抨击“五行说”,那么我今天就用“科学”来回敬一下。

圆周运动

当物体做圆周运动时,会产生“离心”和“向心”现象。简单的说,物体的运动是惯性的,也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如果要形成匀速圆周运动,必须要有一个维持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如果向心力不足以维持圆周运动时,物体将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现象叫作离心现象。反之,向心力过大,物体反而会做靠近圆心的运动。只有离心现象产生的所谓离心力与向心力相等时,物体才能保持匀速圆周运动。

 

离心力与向心力

五行就是圆周运动,五行相生是圆周运动的“离心现象”,相克是“向心现象”。请看下图:

 

五行相生为离心,五行相克为向心。

五行从一行变化到另一行时,会产生“离心现象”,要维持五行的转化流行,必然要有相对应的“向心”作用力来进行平衡制约。如图譬如:木生火是五行圆周运动的一个变化阶段,形成向左的离心运动,木就是产生“离心力”的根源,而金克木就是制约这个离心运动的向右的“向心力”。

依次类推,火生土产生“离心力”,水克火以“向心力”制约;土生金产生“离心力”,木克土以“向心力”制约;金生水产生“离心力”,火克金以“向心力”制约;水生木产生“离心力”,土克水以“向心力”制约。五行只有相生相克,才能维持物质运动变化的循环状态。

圆周运动涉及质量、速度、周期等量化数据,而五行属于圆周运动,自然是可以量化的了。

由此可见,五行的运动变化,完全是数学型的。但五行的内涵比数学更广泛、更抽象,所以说是数学逻辑学。

四、一点就破的奇门遁甲

一直以来,“奇门遁甲学”在易学领域,被尊为是最神秘和高深的学问,以致让初涉者不得其门而入,更让浅试者不敢轻言发声。刚学易的人都被告知:易则易知,简则简从。然而越深入反而越复杂,岂不违背“易知简从”之理?

易学是个逆推的过程,纷杂的事物经过简化而得出八卦五行,反推出四象两仪,最后归结出阴阳太极,以致有生于无。所以,能简然后才能易知,能知而后才能简从。易知简从,然后可推宇宙无穷之变化,这叫“简易”;因“简易”而知无穷宇宙之“变易”,这才是“不易”之理。

奇门遁甲有“天地人神”四盘,还有九宫八卦三奇六仪阴阳遁之变,如此神叨复杂,如何才能易知简从而明“不易”之理?

五运六气时间轴是解开奇门遁甲的秘钥

其实一言以蔽之,易学研究的就是物质运动和能量变化的关系而已。古人用当时的思维和名词术语对物质能量运动进行了科学地解析,遗憾的是后人弊于流派和讹传,把传统科学推上了神学的祭坛。

宇宙的物质运动是无序的,无序产生有序,有序形成闭合运动,闭合运动的常见形态就是圆周运动。地球的自转在不考虑公转的前提下是圆周运动,殊不知地球的公转在不考虑自转的前提下也是圆周运动;而自转与公转的复合圆周运动,造成往复运动现象。于是古人发明了天干用以描述圆周运动,发明地支用以描述往复运动,天干地支是这么产生的。(不明白的新同学可以看看我过往的文章)

所以,圆周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唯一属性,是划分五行的根本基础,在易学上称之为“象”。复合圆周运动所形成的往复运动是物质运动的量化属性,也就是能量,这就导致五行产生六种能量状态的循环变化,也就是的六气形成,在易学上称之为“数”。象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对关系,具有空间的三维度;数是物质运动的位移轨迹,具有时间的一维度。天干与地支就是空间三维度与时间一维度的关系。五行运六气,从而产生六十干支周期,物质能量运动在空间与时间上构成了完美统一的四维时空坐标体系。

 

四维时空坐标系统

因此,奇门遁甲并不神秘,它所阐述的就是以上的物质能量运动的关系而已,它是物质能量运动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一个完美统一的四维时空坐标系统。

九星天盘描述的是天干运行圆周运动的能量变化,八门人盘描述的是地支运行往复运动的能量变化,九宫地盘是地球一年四季整体的气候能量分布。天地人盘是三维空间,洛书运行是一维时间。五运六气是时空运行周期,六十干支是周期循环时间轴,干支就是物质能量在时空运行中的轨迹节点。神盘是昼夜现象,直符是昼夜之气的分水岭。

时空是扭曲的四维度,空间三维加时间轴的直方概念,只是人类的理论认知和描述而已。下面,我们就开启奇门遁甲的时空之旅,逐步解开她神秘的面纱。

洛书运行为什么是时间维度?

看过我文章和视频的老铁,一定是知道了河图洛书的形成和转化原理的。所谓“数往者顺”就是时间轴。1→2→3→4→5→6→7→8→9→10是事物的线性发展趋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只往而不复。这就是河图所表达的意义,所以在河图里是没有对立的概念的。当1和10形成首尾衔接时,事物的发展则由线性趋向转变成了循环趋向。于是对立产生,阴阳交互即所谓“知来者逆”,从而线性时间轴变成了周期循环时间轴,这是洛书表达的意义。(不明白的同学可以多去看看我的视频讲解)

由此,我们看到洛书中的九数之序,正是周期循环时间轴。气功中说的“罡步”、堪舆中说的“量天尺”,无非就是洛书九宫运行之序,其实就是周期循环的时间轴。玩玄学的人,最喜欢拿这个做文章唬人。

但真正做学问,我们就得好好地理解这个周期循环的时间轴。请看下图:

 

河图洛书的不同时间轴

河图的时间维度是线性的,洛书的时间维度是闭合循环的,所以河图为体、洛书为用。先天八卦是阴阳交互的结果,通过河图变洛书的法则,而变化为后天八卦。(新同学请看我过往的文章和视频)所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体为线性时间维度,用为循环时间维度。

看过我视频的老铁应该知道,太极圆图和横图产生先天八卦,先天八卦的生成次序是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是线性时间轴。如果从1~8再衔接1而构成闭合运动,就变成循环时间维度,也就是周期循环时间轴。

先天八卦通过河图变洛书法则所演变出的后天八卦的运行次序是坎(1)坤(2)震(3)巽(4)中(5)乾(6)兑(7)艮(8)离(9)再回到坎(1)。回到坎1就是10衔接到1(这就是洛书没有中10的原因),所以属于循环时间维度,也就是周期循环时间轴。所以我们看到,无论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无论圆周运动还是往复运动,闭合后都统一为周期循环时间维度。请看下图:

 

先后天八卦生成运行次序

闭合运动包括圆周运动和往复运动,都统一在四维时空坐标系统下的“周期循环时间轴”上运行。在奇门遁甲里,上半年顺行、下半年逆行,故分阳遁和阴遁。如下图:

 

四维时空系统的周期循环时间轴

天干描述的是圆周运动,它的运行次序因阳遁和阴遁而分顺逆,如下图:

 

十天干生成运行次序

地支描述的是往复运动,它的运行次序因阳遁和阴遁而分顺逆。如下图:

 

十二地支的运行次序

干支组合是圆周与往复的综合运动形式,是因五运六气而形成六十干支周期运行的四维时空坐标系统。天干和地支具体是如何纳入四维时空坐标系统的“周期循环时间轴”的呢?这就产生了阴仪六气阳仪六气,阴阳交互“三奇六仪”的干支不同运行轨迹的神奇现象。

三奇六仪是怎么来的?

虽然我的奇门遁甲视频里已经展示了这个过程,但仍需在文字上进行更系统的阐述,才能让大家更好地深入理解。

不管是天干的圆周循环次序,还是地支的往复循环次序,它们在时间维度上,都将统一在洛书时空坐标系下的“周期循环时间轴”上运行。所以,我们先用圆图的形式,来看看天干地支组合的五运六气是如何进行阴阳交互的。

六十干支组合的次序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癸亥”,天干在六十周期运行过程中产生六种能量状态变化,这叫六气。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为一气,实为十天干的一次运行。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为二气,是十天干的第二次循环运行。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为三气,是十天干的第三次循环运行。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为四气。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为五气。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为六气。

六气起于冬至,经春夏秋而终于冬,顺行为阳,在奇门遁甲称之为“阳六仪”。如下图:

 

六气为阳仪而顺行

反之六气起于冬至,经秋夏春而终于冬,逆行为阴,在奇门遁甲称之为“阴六仪”。如下图:

 

六气为阴仪而逆行

阴阳六仪交互,则互为三奇。如下图:

 

阴阳两仪交互而互为三奇

大家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阳仪阴仪各为六十干支,加上三奇,这是什么情况?别急,圆图只是一个示意。当我们把五运六气的六十干支运行纳入洛书时空坐标系下的“周期循环时间轴”时,大家就会豁然贯通。

五运六气的六十干支是按“周期循环时间轴”运行的。阴阳一气起于“甲子”终于“癸酉”,阳顺阴逆,奇门遁甲称为甲子戊仪,运行如下:

 

阴阳一气运行——甲子戊仪

阴阳二气起于“甲戌”终于“癸未”,阳顺阴逆,奇门遁甲称为甲戌己仪,运行如下:

 

阴阳二气运行——甲戌己仪

阴阳三气起于“甲申”终于“癸巳”,阳顺阴逆,奇门遁甲称为甲申庚仪,运行如下:

 

阴阳三气运行——甲申庚仪

阴阳四气起于“甲午”终于“癸卯”,阳顺阴逆,奇门遁甲称为甲午辛仪,运行如下:

 

阴阳四气运行————甲午辛仪

阴阳五气起于“甲辰”终于“癸丑”,阳顺阴逆,奇门遁甲称为甲辰壬仪,运行如下:

 

阴阳五气运行————甲辰壬仪

阴阳六气起于“甲寅”终于“癸亥”,阳顺阴逆,奇门遁甲称为甲寅癸仪,运行如下:

 

阴阳六气运行————甲寅癸仪

六气就是六仪。六气与上半年阳气渐长同向而顺行,故为阳仪;六气与下半年阳气渐消反向而逆行,故为阴仪。

 

六仪运行九宫而有空亡 交互填实

五运六气而有“六甲空亡”。天气已行,地气未到,阴阳六仪的天干之气交互填实对方。对于“六甲空亡”的形成原理,我以前的文章讨论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请看下图:

 

阴阳两气交互填实而互为三奇

甲子是阴阳六仪之气的共同起点。地支就是按照以上六仪之气的地支运行次序,上半年顺行、下半年逆行,纳入到四维时空坐标系统的“周期循环时间轴”。(后面讲到八门直使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个)然而天干的纳入还需要多一个步骤。

三奇是天干之气,对于阳仪“乙丙丁”是阴仪填实过来的天干之气,所以阳仪顺行而三奇逆布;对于阴仪“乙丙丁”是阳仪填实过来的天干之气,故阴仪逆行而三奇顺布。下面以阳仪为例,看十天干之气是如何布入九宫的,请看下图:

 

天干一气按周期循环时间轴布入九宫

第一步:无论天干顺行还是逆行,天干之气均起于甲子,故甲气居洛书一宫。

第二步:乙为一奇,是阴仪之气按逆行次序填实阳仪空亡九宫,故乙气逆布九宫。

第三步:丙为二奇,是阴仪之气按逆行次序填实阳仪空亡八宫,故丙气逆布八宫。

第三步:丁为三奇,是阴仪之气按逆行次序填实阳仪空亡七宫,故丙气逆布七宫。

第四步:我们先不要从戊气开始布。目前已逆布了“甲乙丙丁”四干,还剩“戊己庚辛壬癸”六干之气。甲已经确定为一宫,而三奇属于阴仪之气已逆布九宫八宫七宫,那么还剩下“二三四五六”等五宫,剩下的“戊己庚辛壬癸”六干该如何布入剩下宫位呢?前面已经说过,天干的生成次序是:甲乙丙丁戊逆行、己庚辛壬癸顺行。按天干生成次序“己庚辛壬癸”顺行,必然是顺布“二三四五六”五宫。若反向操作以“癸壬辛庚己”逆行,自然是逆布“六五四三二”五宫,因此我们知道了,最后剩下的“戊”是逆布于一宫的。由于“甲”气本就布于一宫,于是“戊”气覆于“甲”气之上,从而导致天干“甲”气隐而不显,这就是“遁甲”的原理。

上图为十天干之气的一次运行,经过六次运行而完成五运六气六十周期循环,这就是天干运行的“周期循环时间轴”。剩下的五气运行推演就留给大家练手吧。所以,六气有六甲,故六仪有六遁。请看下图:

 

六仪遁甲

天干“戊”气按“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时间轴运行为阳仪一气,称为“甲子戊”仪。一气之甲隐于戊仪之下,故“甲子遁于戊”。

天干“己”气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时间轴运行为阳仪二气,称为“甲戌己”仪。二气之甲隐于己仪之下,故“甲戌遁于己”。

天干“庚”气按“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时间轴运行为阳仪三气,称为“甲申庚”仪。三气之甲隐于庚仪之下,故“甲申遁于庚”。

天干“辛”气按“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时间轴运行为阳仪四气,称为“甲午辛”仪。四气之甲隐于辛仪之下,故“甲午遁于辛”。

天干“壬”气按“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时间轴运行为阳仪五气,称为“甲辰壬”仪。五气之甲隐于壬仪之下,故“甲辰遁于壬”。

天干“癸”气按“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时间轴运行为阳仪六气,称为“甲寅癸”仪。六气之甲隐于癸仪之下,故“甲寅遁于癸”。

完成三奇六仪的布盘后,天干才能按照三奇六仪的天干运行次序,上半年顺行、下半年逆行,纳入到四维时空坐标系统的“周期循环时间轴”。至此,天干地支就在“周期循环时间轴”上完成了统一,阳遁顺行、阴遁逆行,以六十干支周期运行,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上为阳仪遁甲,简称“阳遁”。阴仪遁甲就不繁叙了,留给大家思考。)

文章至此,虽嫌繁琐,还望老铁们多多鼓励支持。评论转发推荐,不负原创,万分感谢!

神盘是用来干什么的?

说起神盘“直符、腾蛇、太阴、六合、朱雀(玄武)、白虎(勾陈)、九地、九天”八神,似乎玄之又玄。然而“扬兵于九天,安营于九地,伏兵于太阴,匿形于六合,间谍用朱雀,侦探用白虎,惊扰用腾蛇”等等与军事相关联,其实这是有道理的。请看下图:

 

八神之义

我前面说了,所谓神盘实质上是昼夜交替现象,十二时辰的节律对人的起居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查找了关于十二时辰的古代名称叫法,如上图中的“子夜、鸡鸣、黎明、日出、早食(早饭)、隅中(临近中午)、日中、日昳(太阳偏西)、夕食(晚饭)、日入(日落)、黄昏、人定(人静安歇)”。实际上就是对人一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节奏的描述。

当我们了解了人的习性,再来看八神对应的时辰节律,就很容易看出为什么与军事有关了。

为什么腾蛇是惊扰?因为“鸡鸣、黎明”正是熟睡刚醒,人体机能和精神恢复的时段,最怕的就是敌军袭扰。所以,军事上经常有“拂晓攻势”。所谓“寅卯不通关”说的就是这个时段。

太阴是伏兵的良好时机,为什么呢?因为天亮要吃早饭补充体能,工作准备还没开展,是人防备最弱的时段。

六合是人进入生活工作状态,精力最充沛的时段,军队不宜在此时攻击敌方,反而要防备敌人发起攻击,所以需要隐蔽好自己的军队。

朱雀正午,是一天中商贸、业务、人际交往最繁忙,信息交汇最多、频率最高的时段,最宜使用间谍获取资讯情报。

白虎时太阳偏西,也是人疲惫、困顿,警惕防备心减弱的时段,故采取侦探行动时,最不容易被发现。

九地太阳落山之际,人需要吃晚饭,军队也要准备休息了,安营扎寨工作不能马虎。

九天入夜了,本是休息睡眠时段,但对于军事而言,所谓“夜黑风高月,杀人放火天。”却是发动攻击的最好时机。

直符为昼夜一气之始。天干为一气、地支为一气。天干为自转运行,地支为昼夜运行。昼夜相对于自转周是有一个超出角度的,每天是4分钟。(不了解的同学看我以前的文章)由于误差不大,所以八神按照昼夜时段来进行划分。

天干之气按“三奇六仪”的时间轴运行,地支之气按“周期循环时间轴”运行。“三奇六仪”时间轴与“周期循环时间轴”虽然运行方式不同,但都是统一的时间轴。

因此,直符作为起始点就会沿着天干时间轴(三奇六仪时间轴)进行周期运行。当直符运行到天干甲所在之宫,就出现了“遁甲”现象。因为在五运六气的六十干支周期循环中,天干产生了“甲子戊、甲戌己、甲申庚、甲午辛、甲辰壬、甲寅癸”的六仪之气,而六气之首的甲分别遁于“戊己庚辛壬癸”六仪之下,正好是直符所在。直符为一气之始,甲遁在直符下,就象出生的婴儿需要受到保护。有句老话叫“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万物生长时。所以,甲处于一气之始,利是希望、弊是弱小。

所以,八神名称与军事相关联,完全是针对人的习性而设。人的习性遵循自然规律,八神就是针对自转和昼夜的自然规律,而为人类提供合理解决方案的,根本不是怪力乱神。

为什么说天盘的九星是为人类提供应对“天时”的解决方案?

九星在九宫中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原始布盘是一宫天蓬、二宫天芮、三宫天冲、四宫天辅、五宫天禽、六宫天心、七宫天柱、八宫天任、九宫天英。我们一般按右旋,把中五宫天禽寄于二宫,读称“蓬任冲辅英芮(禽)柱”。

九星是天干在不同的能量状态下,为应对地球自转自然规律的八神,而为人类提供的具体合理的解决方案。昼夜对自然生命体的影响最为巨大,白天采集补充生命体所需物质,晚上消耗转化以及恢复生命体机能。对于人类而言,白天生活工作,晚上休息睡眠,这些作息都是节律性的,打乱了就会影响和危害人类生命体机能和健康。所以,这样的自然规律叫做“天时”,而九星就是为人类提供应对“天时”的解决方案。如下图:

 

九星是为人类提供应对天时的解决方案

直符为一气之始,天干之气伏于此,是自然能量影响最弱的时候。“蓬”是一种草,枯萎后断根,遇风飞旋。所以用“蓬”来形容天干运行到这个时空节点的时候,所受到的昼夜自然能量的影响状态。能量虽暂时弱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又是事物壮大的根本。这就是九星之“蓬”为我们提供的应对“天时”的解决方案。

在“腾蛇惊扰”的昼夜自然能量状态下,九星之“任”为我们提供的应对天时的解决方案是:敢于担当,沉着冷静。“任”的本义就是承受、担当、责任、重担。

昼夜自然能量在“太阴伏兵”状态下,军队被困在死地,唯有面对、突破,才有生路。“冲”的本义是面对、突破,九星之“冲”为我们提供的应对天时的解决方案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当处于“六合匿形”天时(昼夜自然能量状态)下,敌军是做好了防备的,我军就不能轻率发动战争,而应该做更积极的战前准备。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九星之“辅”的解决方案告诉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

天时为“朱雀用间”,九星之“辅”解决方案提醒我们:华而不实,泰极而否。“英”的本义,《尔雅·释木》解释为“华而不实者谓之英”。也是茂盛、繁荣的意思。所谓“福兮祸所伏”。

天时“白虎侦探”,有两个方案。九星之“芮”的解决方案是:韬光养晦。九星之“禽”的解决方案是:危机四伏。我们在八神中知道,这个时段是正午之后,是人最为困顿、松懈之时。人生到达巅峰后是最危险的,所以“危机四伏”,那就要学会“韬光养晦”。“芮”的本义是小、内,有收敛的意义。“禽”的本义是飞禽、鸟类,喜欢栖于木上,四周无依,故特别警惕。禽又通擒,为捕捉之意,甲骨文本义是“张网捕鸟”。所以,在“危机四伏”的时候,需要“韬光养晦”以等待“张网捕鸟”之时机。所谓“祸兮福所伏”。

天时“九地安营”,九星之“柱”的解决方案是:先为不可胜。“柱”的本义为支撑房屋的柱子。安营本身就与建筑相关。中流砥柱、国之柱石又引申出担当重任之义。黄昏之际,军队埋锅造饭、安营歇息的时段,是后勤保障最为重要的环节,一定要做到万全。

天时“九天扬兵”,九星之“心”的解决方案是:运筹帷幄。在商代甲骨文中,“心”的本义为鸟和人的心脏。古人认为是思维的器官,引申为心思、思想、意念、感情、性情等,后又引申为思虑、谋划。万物休息之际,是军队攻击敌方的最佳时机,也是己方违背习性克服自然规律影响的困难时段,所以需要用“心”筹划。


天盘九星是跟着直符走的,而直符按“三奇六仪”的天干之序,依次运行于九宫,一干为一个时辰。所以,直符从甲子戊一宫开始,依“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序行遍九宫后,又回到一宫完成十天干的循环,也就是完成天干一气的运行。然后,直符移到甲戌己二宫,再依“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序行遍九宫后,再回到二宫完成十天干的循环,也就是完成天干二气的运行。三、四、五、六气均依此方式运行,完成六十个时辰(五天)的干支周期,为阳遁一局。

直符甲子戊从二宫开始运行天干一气,直符甲戌己从三宫开始运行天干二气……直符甲寅癸从七宫开始运行天干六气,完成六十个时辰(五天)的干支周期,为阳遁二局。

直符甲子戊从三宫开始运行一气至直符甲寅癸从八宫运行六气,完成六十个时辰(五天)的干支周期,为阳遁三局。

直符甲子戊从四宫开始运行一气……完成六十个时辰(五天)的干支周期,为阳遁四局。

……

直符甲子戊从九宫开始运行一气……完成六十个时辰(五天)的干支周期,为阳遁九局。

阳遁九局是三奇逆布六仪顺行。阴遁也是从直符甲子戊一宫开始,仍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宫遁甲之序转移完成九局。但阴遁九局每局的天干则按三奇顺布六仪逆行进行布宫。(阴遁就留给大家自行推演了。以后我也会采取视频的形式为大家演示。)

为什么说人盘的八门是为人类提供应对“人和”的解决方案?

八门在九宫中的相对位置也是固定的,没有中宫之门,所以运行到五宫时就会寄于二宫。八门的原始布盘按后天八卦:坎宫休门、艮宫生门、震宫伤门、巽宫杜门、离宫景门、坤宫死门、兑宫惊门、乾宫开门。

为什么八门要按后天八卦进行布盘?因为后天八卦是往复运动的产物,是万事万物生存状态的能量反映,具有人文属性。九星为天盘讲“天时”,故为天文;九宫为地盘是一年四季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讲“地利”,故为地理;八门为人盘讲“人和”,故为人文。奇门遁甲讲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八门是地支在不同的能量状态下,为了应对人文变化规律,而为人类提供的具体合理的解决方案。如下图:

 

八门是为人类提供应对人和的解决方案

直使为一气之始,地支之气伏于此,是人文能量影响最弱的时候,正好让有能力的人具有了发挥的空间。坎☵卦,一阳统领二阴而得中。君主贤明公正,百姓爱戴拥护。“休门”为我们提供的应对“人和”的解决方案是懂得“无为而治”。有人会提出疑问,坎之性不是陷吗?一阳陷于二阴,阴盛阳衰,怎么会是好卦?其实易学讲中庸反对极端,八卦之义没有好坏之分。而且讲“以寡约众”,讲中正。如果“以众约寡”,那就是一堆领导围着一个干活的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领导者一定是少数。如果阴强阳弱,那就真是一阳陷于二阴,被小人所包围了。如果阳过强阴过弱,虽然领导有能力,也是带不起团队的。

艮☶卦,阳止阴于外,阳气焕发而为生气。一阳统二阴,以身作则,躬先表率。就像艮土通水木之关,“生门”为我们提供的应对“人和”的解决方案是“焕发生机”。

震☳卦,阳动阴于内,对于陈腐要敢于破旧立新。破旧立新必有所伤,会触动某些既得者的利益。萌芽破土而出,新生事物总会迎来阻碍。“伤门”为我们提供的应对“人和”的解决方案是要敢于“破旧立新”。

巽☴卦,阴侵阳于内,阻滞生气。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勿以恶小而不杜绝,勿以善小而进行阻止。“杜门”为我们提供的应对“人和”的解决方案是“防微杜渐”。

离☲卦,一阴统二阳而柔中。君主清静无为,群臣各施其能,百姓安居乐业。若君主虽有德而才不配,恐有好景不长之忧。“景门”为我们提供的应对“人和”的解决方案是“德才兼备”。

坤☷卦,纯阴柔顺,承载包容。坤土为变,火金才得以相生,坤土有牺牲精神。“死门”为我们提供的应对“人和”的解决方案是“灵活通变”。

兑☱卦,阴阙阳于外,涣散生气,不宜锋芒外露。“惊门”为我们提供的应对“人和”的解决方案是“守拙藏愚”。

乾☰卦,纯阳健行,君子以自强不息。物不可以终强。“开门”为我们提供的应对“人和”的解决方案是“因势利导”。


人盘八门是跟着直使走的,而直使按洛书“周期循环时间轴”,依次运行于九宫,一支为一个时辰。所以,直使从甲子戊一宫开始,依“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之序行遍九宫后,又回到一宫完成了一仪的循环,也是天干一气的运行。然后,直使移到甲戌己二宫,再依“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之序行遍九宫后,回到二宫完成二仪的循环,也是天干二气的运行。三四五六仪均依此方式运行,每仪十地支(注意不是十二地支),完成六十个时辰(五天)的干支周期,为阳遁一局。

直使甲子戊从二宫开始运行一仪(天干一气),直使甲戌己从三宫开始运行二仪(天干二气)……直使甲寅癸从七宫开始运行六仪(天干六气),完成六十个时辰(五天)的干支周期,为阳遁二局。

直使甲子戊从三宫开始运行一气至直使甲寅癸从八宫运行六气,完成六十个时辰(五天)的干支周期,为阳遁三局。

直使甲子戊从四宫开始运行一气……完成六十个时辰(五天)的干支周期,为阳遁四局。

……

直使甲子戊从九宫开始运行一气……完成六十个时辰(五天)的干支周期,为阳遁九局。

阳遁九局地支顺布。阴遁也是从直使甲子戊一宫开始,仍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宫遁甲之序转移完成九局。但阴遁九局每一局的地支则逆布。

地盘是一年四季能量在九宫的时空分布

地盘中的九星,是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能量在一年四季的时空分布。地盘中的八门,是地球公转所形成的能量在一年四季的时空分布。八卦不仅为万物类象,还具有八方属性(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及五行生克属性,是天地人类属和相互关系的三维空间,地支十二月辰则是一维时间。如下图:

 

九宫时空能量盘

九宫就是全年时空能量的分布状态盘,对天盘和人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所以,地盘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生态现象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现象,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时空能量关系,统称为地理。合理地对地理进行有效地选择和运用,称为“地利”。

奇门遁甲的作用和意义,就是在四维时空运行的节点中,寻求和把握、甚至主动创造出“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局面,以期达到实现规划目标的目的。


学习奇门遁甲,不要一上来就讲什么“龙回首”、“鸟跌穴”,毫无意义。你连天地人神四盘是怎么运转的都不知道,更别说三奇六仪的布盘原理、天干地支的运行规律以及九星、八门等的意义都还没弄明白,怎么可能摸得着门槛?就好像你刚开始学围棋,首先得学行棋、吃子和死活规则。连规则还没能弄懂,就想加入游戏,结果一定是一塌糊涂。


风水文化

上一篇:刘江东的堪舆与传承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导航

热门推荐

预测须知

本师介绍:朋友们好:
我是赖布衣风水研究院的赖鸿森,故乡乃江西赣州,本人理论和实战经验丰富,是赖布衣风水重要传承人,
自幼跟随祖辈进行堪舆学习及实践,广泛吸纳各派风水智慧,有30多年的堪舆实战经验,无数成功案例。
主要业务:阴宅寻龙点穴,阳宅遴选、布置调理,取名,择吉择日,仪式活动策划与主持等。

温馨提示

   本站所列风水案例中,即便浏览者认为自己的房间或办公室等格局及布置与某些案例相近似,甚至是一模一样,但也千万不要盲目模仿!
因行业惯例及学术机密等原因,案例中未能明示某些重要条件,比如方向等。所以案例中的调整方法只是针对特定的个案有效,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请阅者谅解。   

在线报名

姓名
微信
手机
地址
留言
 

本站关键词:风水、赖布衣、阳宅、阴宅、择日、取名

赖布衣风水研究院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

手机扫描二维码
与大师直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