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堪舆五经的综合论述
来源:未知作者:admin2022-06-07 15:46
何谓正宗五经呢?
青囊经、青囊序、青囊奥语、都天宝照经、天玉经。
至古流传堪舆术所能沿传只有唐代杨筠松,单称杨益、别号:亦玄、世称:救贫先生。
杨益得至晋代郭景纯的五术堪舆臻法。
一切起源为青囊经,在现在所能看到青囊经只是单一卷,黄石公传,收录于四库全书版本。
相传青囊经共有九卷,但因传承后而毁,只于口传心授方式而流传其法之理与义。
杨益为后世,自认得学承钵者,留下四篇文章作为学理认证依据,以达传承衣钵之法源。
如得承臻里衣钵之学者,必能详解:青囊经、青囊序、青囊奥语、都天宝照经、天玉经。
五经内容字字臻义。
青囊经乃是万物起源推理之文,天地运行基本原则依据之理。
青囊序乃是曾求己,对杨益传授五术堪舆于儿子曾文辿时,所认知杨益堪舆术之理,自己心得所写的序文。
青囊奥语乃杨益阐述基本起源原则之理也。
都天宝照经乃曾求己,阐述杨公堪舆之理法与认物依据,布局原则与规则基本论述。
天玉经乃杨益阐述挨星、城门、正神、零神、帝位、八座、炁度等堪舆基本起法依据原则阐述。
此五篇文章流传于世,足以认证传授正统衣钵、之源、之理、之义、之法也。
从古至今五术堪舆术,只有沿传衣钵之法门,何来门派之称之别。
现在流传于社会堪舆各派门之法,无一派门能解其五经内容之真义。
只会断章取义、引经据典、扯东论西、牵强附会、自创谬见谬论,一切毫无来由依据,欺骗迷惑无知者。
如果您所学认为是真正堪舆之学,那就请您详解直译五经内容,如果不能通解其经义,那代表您所学非正宗之法也。
堪舆只有一法门,毫无二法门。
只有正确见解,绝无个人见解或是门派之见也。
如果认为有个人见解或是有门派之见,那代表您不可能学承臻正堪舆术也。
因为连基本明辨是非能力都没有,何来寻明师与臻诀也。
一般流传堪舆派门毫无正确之理,原因如下:
玄空派:以起运数入中分布九宫格,在替入数转出24山,自创阴阳顺逆,以前方数当成水星入中宫顺或逆于九宫格,以后方数当成山星入中宫顺或逆于九宫格,成为基本玄空飞星用法依据。
想想,数从来,为何要用数来起算,如果替用就应该有其原理依据,只一句数替成八卦而用,八卦以数呈现,用此江湖术士水平用语就能通吗?
想想,用卦而不论卦从何来由,乱拼乱凑就能论卦吗?
想想,山入七度半或是山出七度半称为出卦,其理有依据吗?
想想,天运之数乃玄空派重要依据,请问一个数就能代表一个运盘顺逆使用,依据理由为何呢?
想想,顺逆因何依据之理来定,只因留下没有来由口诀就认为真,不觉得笑话吗?
想想,数入九宫而用,起源是至古留下5数入中宫剩余八方宫呈现不同八数,上下纵连中宫刚好三宫数相加呈现出15数,左右横连中宫刚好刚好三宫数相加呈现出15数,左右斜角连中宫刚好刚好三宫数相加呈现出15数,所以呈现四正与四维都呈现15数相同,此称为平衡15数。
所以有人称为元旦盘。
其实只是坤卦宫一盘也。
但是一般所用只要五数离开中宫,就会呈现无法四正与四维合数就不可能成为平衡15数,这不是代表玄空派所依据论述根本不对吗?
所以只要使用九宫格来顺逆数使用作为依据者,全部都是假的,正确说法是伪学也。
一般紫白飞星,奇门遁甲,排山掌等,都是依据九宫顺逆数而布用,所以全部是伪学。
三元派:以易64卦成圆盘为依据,此为邵雍先天64卦起始盘,一切以炁源呈现天降炁入地八方呈现出子孙64卦与炁的起始运盘,本源转动呈现共有八大盘,然而一般流传呈现只有一运盘,称为起始盘或是公盘。
然而自创三元派者,根本不懂起源与变炁之理,所以无法呈现八盘之全貌,所以用反向逆布称为消盘,在自创坐山与收龙出水之规则方式,为了呼应天运之说,把卦炁替数当成运主而用也。
所以根本自创谬论背离堪舆之法也。
再则论先天与后天之论产生宾客库池等..根本一派胡言。
一卦方为之45度管属,一卦方管属三山所已呈现24山,每一山管属15度。
每一度管属大约111公里左右。
如果卦方此法可用,岂不是所论5000多公里范围呈现一样好与坏,不觉得笑话吗?
如果山方此法可用,岂不是所论1666多公里范围呈现一样好与坏,不觉得笑话吗?
如何呈现罗盘差一线富贵不相见呢?
三合派也是一样离谱,还有四大局、八大局等...谬见之论一堆也。
总结:堪舆只有一法门,绝无二法,会于不会,您所学只要实践于五经内容直译,就会展现结果,这就是真伪准者,这就是基本学术实力展现,何须再辩呢?
如果认为实践就是当场论断而用,才能展现实践之意者,那代表您是客户者,则须花钱请大师展现实力而不是实践,请不要误认其意也。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学者一言出,就知对不对。
五经不能字字直译者,就是不懂堪舆术也。
您还可以浏览
- 堪舆十大水口赋22-06-07
- 堪舆名著《铜玉函》详解22-06-07
- 堪舆过程中最重要的“四真三法”22-06-07
- 倾心奉献的堪舆秘要22-06-06
- 大玄空挨星,一个断得准的堪舆派22-06-06
- 《红囊经》阐释22-06-06
- 堪舆过程中的望气22-06-06
- 浅谈堪舆中的“珠宝”“火坑”22-06-06
- 赣南三元风水知识汇总22-06-05
- 五部风水经典综述22-06-05